以Celsius為例,手把手教你如何判斷投資商品的好壞、避開潛藏的風險

ABMedia
分享
以Celsius為例,手把手教你如何判斷投資商品的好壞、避開潛藏的風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詹姆士 Z 投資吧)

目錄:

  1. 如何判斷投資的 CP 值
  2. 風險溢酬(Risk Premium)
  3. 報酬來源商業模式是否合理
  4. 以 Celsius 為例
  • Celsius 暴雷分析
  • 壓死 Celsius 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大部分人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肯定不會有人希望花了一筆錢投資,最後不但沒有拿回期望報酬,甚至連本金都賠掉。看完本篇文章相信會讓我們減少一些投資的致命錯誤,並學會判斷 CP 值最高的投資標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如何判斷投資的 CP 值

我們買東西時會判斷它的 CP 值高不高,同理,買金融商品時,也要考慮他的 CP 值。但什麼是金融商品的 CP 值?
CP 值越高的物品定義為:相同的價格下,物品的功效較大。所以可以想像我們買金融商品希望它的功效是讓我們賺錢,所以「報酬率」是我們的 C,而 P 自然而然就是「風險」。

報酬率越高、風險越低是我們所追求的高 CP 值金融商品。不過金融商品種類繁多,要如何判斷它的報酬率以及風險是否合理、或他的 CP 是高還是低?可以由風險益酬來判斷。

風險溢酬(Risk Premium)

風險溢酬(也有人稱風險貼水)簡單說就是當風險產生時,所對應產生的期望報酬,通常會與無風險利率比較且用百分比呈現。
舉例而言,投資股票的風險比投資美債高,股票期望報酬率減去美債期望報酬率為投資股票的風險溢酬。

任何投資商品我們都可以將他的報酬率拆解成好解個風險益酬。從美債這個教科書上定義的無風險商品出發,到期日較長的美債報酬率比到期日較短的美債高,高出來的原因就是流動性風險;同樣到期日,其他國家國債或公司債報酬率比美債高,高出來的原因是違約風險。

而到期日較長的公司債,相比美債就會多出流動性風險和違約風險,所以其報酬率就會從無風險利率疊加兩個風險溢酬上去。

風險溢酬示意圖

上述幾個例子想表達的概念是,不論任何風險,市場會給予其相對應的風險溢酬。反之,很高的報酬率背後所承擔的風險理應也會很多。

理解以上概念後,可以利用風險溢酬的概念分析金融商品給的報酬率是否合理,以及能夠比較同類型商品的 CP 值。

報酬來源商業模式是否合理

任何金融商品都可以找個龍頭標的當作基準,通常是同類型商品裡最安全的、或最有代表性的(市值最大),例如債券類的標的為美國國債、股票類標的可能是 S&P 500 指數走勢。

更進階一點,存款利率也能有基準。以台灣為例,郵局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是大家會參考的基準,畢竟背後有國家支撐,倒閉違約機率相比於國內銀行為最低。

定期存款對投資人而言回報模式與債券類似,都是定期給予利息、到期日歸還本金。但兩者背後的商業模式大不相同,支撐定存回報率的業務是銀行的放貸總額與利率,而支撐債券利息則是依靠債務人的公司業務營運。

正常狀況下,銀行定存回報率會比公司債低很多,原因可參考上一節所提到的風險溢酬。所以,如果當有類似銀行商業模式但定存利率比公司債高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判斷此報酬率肯定有風險溢酬參雜其中。

商業模式必須支撐著報酬率

文章至此,我們基本上可以整理出一套判斷投資(商品)報酬率合理性的流程:

  1. 判斷投資商品類型
  2. 找出類似商品基準回報率
  3. 比較兩者差異找到風險溢酬
  4. 分析提供回報率(風險溢酬)背後的商業模式
  5. 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流或期望報酬

以上 5 點流程走過之後,即可簡易判斷目前投資的商品是不是一個好的標的,甚至是它有沒有可能暴雷,讓投入的資金都虧光。

如果看到高報酬但該項目的商業模式不透明,或者找不到項目的獲利來源,那麼最好不要投入太多的資產配置。

以 Celsius 為例

2022/6/13 加密貨幣收益平台 Celsius 宣布停止提領功能,用戶的資產因此卡在平台無法領出來。用傳統金融市場來比擬的話,類似網路銀行關閉提領功能,所以用戶無法領出放在平台的資產。

Celsius 的業務很單純,收取用戶的加密資產並提供固定報酬率,再拿用戶的加密貨幣貸款給需要的機構收取更高的利率,模式如同銀行主要的借貸業務賺取利差。

這邊簡單說明一下他們的規模(官方公開數據截至 2022/5/17),成立自 2017 年夏天,管理用戶資產 118 億美元(最高時有超過 200 億以上),用戶超過 2 百萬,員工數超過 200 人,業務擴及 100 個國家以上。

Celsius 網頁的主要業務介紹

給大家一個比例尺,國內的新光銀行今年第一季財報活存、定存、外匯存款總額 348 億美元左右,員工數 3800 人,新光銀行在台灣是前 10 大的銀行。

Celsius 暴雷分析

1.判斷投資商品類型

對我們用戶而言,Celsius 提供活期存款的服務,並且每週複利一次。他們有提供 BTC、ETH、美元穩定幣、及其他加密貨幣存款服務,利率在 2% 至 10% 不等。

這裡以美元穩定幣借貸業務舉例。就需求角度考量,其他加密貨幣借貸業務對 Celsius 而言,風險比美元穩定幣更大。對我們而言,這類型投資商品屬於存美元領利息。

2.找出類似商品基準回報率

目前國內銀行同樣提供此服務的利率為定存一個月年回報率 0.56%(無特別專案),而 Celsius 提供約 9% 至 11% 的年回報率且為活期存款。

3.比較兩者差異找到風險溢酬

首先,美元穩定幣與美元不同,有匯率風險。再者,美元穩定幣的發行商有倒閉、擠兌、監管等無法兌換成美元的風險。還有,雖然美元穩定幣流動性已經很好,但相比美元仍有流動性風險。最後,加密貨幣本身有自己的系統性風險,如監管、礦工罷工、駭客攻擊網路癱瘓等。

接著比較服務提供商,國內銀行照理說在強力的監管下,不會出問題。除非發生系統性風險,才有可能碰到營運上的困難。但 Celsius 沒有上市,不需要公開資料,且法規、監管尚未明確制定,有營運風險與跑路風險。

4.分析提供回報率(風險溢酬)背後的商業模式

Celsius 官方公佈的業務總括而言,就是讓用戶存入加密貨幣並領取利息,然後服務高淨值客戶,提供他們抵押貸款或客製化貸款服務。
但所有人都知道閒置資金不拿來好好利用很可惜,所以基本上有類似業務的機構都會將部分閒置資金拿去投資,但投資的風險控制就必須拿捏好。

5.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流或期望報酬

在市場流動性好、機會多、借款需求大、大家充滿信心時,我認為 Celsius 的商業模式沒有問題。

舉例來說,光靠買幣拿著幾天就有 2 倍獲利時,市場就會有使用槓桿的需求,借貸利率就會變得非常高。這種狀況下,提供 20% 利率都不是問題,甚至大家的存款意願不會太高(沒錯,就是在說 UST)。

而對專業交易機構而言,有許多套利機會,例如不同交易所同商品不同價格的套利、衍生性商品的套利、資訊不對稱的套利等。只要可用的資金越多就可以無風險的賺錢,此部分借款需求也很大。

但當市場流動性不佳、投資機會少、借款需求少,大家沒有信心時,考驗 Celsius 的時刻就來了。

市場沒有機會導致沒有借款需求,但 Celsius 還是得繼續支付利息,使其被迫找尋風險比較高的標的投資。此舉其實已經不在官方公佈的業務範圍內,投資業務並非 Celsius 的強項,所以此時就該考慮是否該繼續領著相同的報酬率但承擔較高的風險。

壓死 Celsius 的最後一根稻草

Celsius 宣佈停止提領前幾天,被爆了兩個料。

第一,在 2021 年 6 月時,Celsius 保管的資產因技術問題產生損失,但官方並未公布此消息,造成其信譽受損。

第二,Celsius 使用用戶的資產進行投資,但風控機制並不完善,可能有被攻擊的危險。

上述爆料皆使用戶擔心自己的資產安危,陸續將資產提領出來。但此舉正是所有銀行類型機構最害怕遇到的事——擠兌。通常銀行會有個風控機制,也就是存款準備率。但 Celsius 未受完整嚴格的監管,使其在非強項的投資過度曝險。當流動性不佳時,最終只能凍結提領功能,啟動緊急應對措施,等著別人來解救他。

結論

要了解投資是否合理,首先必須了解投資的報酬率與風險的概念。

接著就能和同類型的商品比較,找出同類型的指標性商品(通常最安全),分析其報酬率不同的原因,列出每個風險溢酬是否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

最後研究商品服務提供者背後的商業模式,能否產生足夠的現金流或期望報酬。

Celsius 只是目前熊市暴雷的其中一個例子,上一個例子是 UST,我預計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仍然會有下一個例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檢視自己的投資,在同樣的報酬率下是否有更安全的商品。或是在市場情況改變下,同樣的商品能否維持同樣的風險。

最後,希望本文有幫助到各位避開下一個可能暴雷的項目。

詹姆士 Z 投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