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跌97%!WeWork 傳下週申請破產,林之晨分析三「不Work」原因

OpheliaAimer
分享
今年跌97%!WeWork 傳下週申請破產,林之晨分析三「不Work」原因

華爾街日報日前爆料,由軟銀 (SoftBank) 大力投資的共享辦公空間公司 WeWork 傳出將遞出破產申請,WeWork 雖未回應,近日股票已下跌超過 40%,今年更是跌了 97%。台灣新創加速器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分析 WeWork,三個「不 Work」的原因。

WeWork 凈債務為 29 億美元,傳下週申請破產

著名共享辦公空間公司 WeWork 因財務困境瀕臨申請破產,股市反應劇烈,其市值已急劇蒸發,遠低於巔峰時期。

《華爾街日報》近期報導指出,共享辦公空間巨頭 WeWork 正面臨嚴峻的財務危機,破產風險正日益加劇。公司股價在獲悉可能申請新澤西州第 11 章破產保護的消息後,經歷了一場慘烈的暴跌,跌至僅 1.21 美元,創下 52 周新低,市值僅餘 1.21 億美元,這與 2019 年初達到的 470 億美元估值相比,顯示出其急轉直下的命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經歷了疫情打擊和遠程工作的趨勢衝擊後,WeWork 的業務模式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公司在 8 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已經發出警告,明示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正受到質疑。儘管當季收入較去年同期小幅增長 4%,達到 8.77 億美元,但凈虧損高達 3.97 億美元。

截至 6 月底,該公司的長期凈債務為 29 億美元,長約租金超過 130 億美元。日本企業集團軟銀 (SoftBank) 在 2017 年至 2019 年間,投資數百億美元支持這家新創公司,但該公司一直在虧損,商業模式備受質疑。

林之晨分析三「不Work」原因

台灣新創加速器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於推特分享三個 WeWork 無法成功的原因,認為這是新創公司很好的教訓:

「過早規模化」林之晨認為,WeWork 財務報表中,看不見有營運槓桿的商業模式。儘管在高速成長期的 2019 年,盈收翻漲三倍,但毛利扣除攤銷的邊際貢獻率僅增加 3~4%,管理成本卻大幅增長。導致規模越大,賠的越多,難以增加毛利。「思考其根本,只有極少數工作者有跨地、跨國需求,WeWork 全球瘋狂擴張,只是線性增加支出,無法帶來營運的槓桿提升。」

「選錯創投股東」林之晨認為,因為資金來源豐沛無虞,讓 WeWork 在缺乏顯著獲利模式下,選擇四處插旗阻礙對手崛起。軟銀的願景基金一開始的大力支持,在受到股東否決增資後,就讓下不了台的 WeWork 冒險 IPO,導致後來的失敗。

「無敵星星症候群」林之晨表示,WeWork 後來爆出的掏空與挪用資金負面消息,是一種無敵星星症候群。就是當創業者幸運得志後,就開始無法無天的恣意行為,一但潮水退去,就會付出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