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官員:台灣要抵禦中國能源威脅,重啟核電或為解方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 (Matthew Pottinger) 與退役海軍上將孟哥馬利 (Mark Montgomery) 近日在台北參與戰棋推演後指出,台灣面臨中國的能源安全威脅,除了增加天然氣儲存、強化航運以外,最關鍵的就是「重啟核電」。
台灣供電系統過於脆弱,重啟核電有望成解方
據彭博報導,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 於 7 月底在台北舉行戰棋推演,此次推演聚焦於台灣的能源安全。
當時專家點出,台灣的供電系統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視為,是前 30 大經濟體中最脆弱之一,而近半數的電力是仰賴天然氣 (LNG)。在 2024 年 7 月關閉第二座核電廠機組後,今年 5 月,台灣最後一作核電機組也宣告關閉,去年核電僅佔台灣總供電量 5%。
而博明與孟哥馬利在會後向賴清德總統報告,並強調:
「台灣很怕遇到能源被封鎖的狀況,不過還是能靠加強供電系統、提升天然氣的存量和運輸安全,外加重啟核電廠來降低這方面的風險。」
中國輕鬆阻斷台灣能源供應,全球晶片供應鏈大動盪
在模擬情境中,只要中國攔下台灣 7、8 艘天然氣運輸船,就足以重創能源供應。屆時,台電勢必將電力優先分配給醫院等關鍵設施,迫使部分製造業停工,半導體產能不得不降載。由於台灣掌握前全球約 90% 的晶片產能,這將引發全球供應鏈震盪。
同時,供電系統本身也面臨網路安全挑戰,情境中也加入惡意程式攻擊電網的情況,部分電力設施癱瘓,進一步加深能源危機,更放大對台灣與全球經濟的衝擊。
一名參與演練的人透露,台電已嘗試建立多個區域供電系統,避免全島大停電。根據台灣資安公司「杜浦數位安全」(TeamT5) 分析師李庭閣 (Charles Li) 卻表示,區域型供電系統資源有限,反而更難抵擋中國網路攻擊。他估計台灣受到的國家級網攻有 60-70% 來自中國,而供電系統就是攻擊目標之一。
台灣核電重啟爭議持續
目前內政部已經著手針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弱點評估,預計在 9 月底前完成。其中能源系統被列為最優先檢視的對象。
民進黨長期以來對核電抱持疑慮,主要擔心核廢料處理與安全風險。不過在中國可能祭出能源封鎖的壓力下,是否重啟「核電廠」已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議題, 8/23 的核三公投也迫在眉睫。截至目前,民進黨政府仍未公開表態支持。
至於中國方面,國台辦並未回應相關詢問,過去則一再批評台灣軍事或能源戰棋推演是「挾洋自重、助長台獨」。
(台灣重啟核能新解方?AI 吹起核能旋風:科技巨頭搶進新世代核裂變能源)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