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合規加密巨頭!Naver 與 Upbit 母公司 27 日合併、將赴美上市
韓國最大交易所 Upbit 母公司 Dunamu 正與科技巨頭 Naver 旗下的 Naver Financial 達成全面股權交換,打造結合支付、社交、交易所與加密基礎設施的亞洲超級金融集團,讓公司估值突破 345 億美元,官方更透露有意上市美國納斯達克。
Naver 收購 Upbit:一場改寫亞洲加密版圖的兩強合併
首爾經濟日報披露,Naver Financial 與 Dunamu 已進入最終協商,預計在 26 日的董事會中敲定全面股份交換方案。交換比率從先前討論的 1:3,拉升至 1:3.3 至 3.4,反映 Upbit 的極高獲利能力與未來成長性。
雙方計畫透過股權交換,讓 Dunamu 成為 Naver Financial 的全資子公司,而雙方股東則將在交換後成為同一間新公司的股東。業界人士指出,目前 Upbit 的營業利益比 Naver Financial 高出近十倍,這也是比率談判拉鋸至最後一刻的主因。
(Line 母集團 Naver 收購 Upbit 母公司 Dunamu,強勢進軍穩定幣市場)
財務實力懸殊:Upbit 獲利強到無法忽視
從公開數據來看,Upbit (Dunamu) 的財務規模明顯壓過 Naver Financial:
-
營業利益:Upbit 1.18 兆;Naver Financial 1,035 億韓元
-
資產總額:Upbit 15.3 兆;Naver Financial 3.9 兆韓元
-
淨利:Upbit 9,837 億;Naver Financial 約 1,000 億韓元
在這樣的差距下,部分 Dunamu 小股東甚至公開質疑合併必要性,主張「不如發放更高股利」。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Upbit 需要 Naver 的支付基礎設施與國際擴張能力,而 Naver 則需要 Upbit 作為潛在的穩定幣分發管道。
控制權之爭落幕:Upbit 將表決權委託 Naver
雖然合併後 Naver 的持股比例將從原先 69% 大幅下降至約 17%,但雙方最終達成共識,Upbit 創辦人 Alex Kim (Song Chi-hyung) 將把超過半數的表決權委託給 Naver。
換句話說,新集團的實際決策權將由 Naver 掌握。
最重要的一步:兩強合併將赴美上市,估值上看 345 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並未被列入本週董事會的正式議案,但多方資訊一致指出,雙方已同意要在合併後的一定期限內完成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主要原因包括 Naver 已在韓國上市,無法直接讓旗下子公司再次上市;然而 Upbit 強勁的獲利能力因南韓的嚴苛監管被長期低估,若合併後的新集團赴美掛牌,有望與美國交易所龍頭 Coinbase 匹敵。
市場觀察員 @_FORAB 推估,合併後估值約 138 億美元,上市後更有望推升至 345 億美元以上。
軟銀又贏:從 Naver 到幣安日本,加密佈局橫跨日韓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背後推動整合的大金主,孫正義主掌的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近年同時在日本與韓國大舉擴張加密版圖,不僅是 Naver 的最大戰略股東之一,也透過旗下 PayPay 入股幣安日本 (Binance Japan)。
從 AI 晶片到日韓兩端的支付應用與加密基礎設施,都體現了軟銀的跨國加密金融佈局策略。
亞洲最大合規加密企業即將誕生
如今,Upbit 與 Naver 的合併,不只是財務上的整併,而是一家亞洲加密金融巨頭的誕生。倘若赴美上市順利推進,將改寫韓國加密生態,也將為亞洲的全球加密影響力增添力道。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