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擱置 4 億美元軍援台灣方案,疑為與習近平會談鋪路

華盛頓郵報獨家爆料,川普政府近期傳出暫緩對台灣提供超過 4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引發外界對其對中政策轉變的關注。此舉正值川普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峰會,並推動中美貿易協議之際。專家警告,美方此時對台軍援踩煞車,恐對印太區域安全產生影響。
川普暫緩對台軍援計畫,引發政策轉向疑慮
根據五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總統今夏拒絕批准對台超過 4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案,該計畫包含彈藥及自主無人機等殺傷力更高的武器裝備。此舉與美國長期支持台灣防衛的政策背道而馳,儘管白宮強調該決定尚未最終定案。
軍援方案細節:自主無人機與精準武器成焦點
消息人士指出,這筆援助原本將透過「總統撥款權限(PDA)」直接交付,具備快速補強台灣軍力的效果。該方式過去已被拜登政府多次運用,累計軍援金額超過 20 億美元。相較之下,川普政府更傾向「有償軍售」,不願無償提供軍備。
中國軍事威脅升溫,台灣防衛壓力加劇
近年中國解放軍頻繁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美國國防與情報單位曾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已指示軍方在 2027 年前具備奪取台灣的能力。這並非預告開戰時點,但已足以令區域局勢緊張升溫。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專家布魯門塔爾直言:「現在絕非美國對台援助鬆手的時候。」
貿易談判優先?川普政府向北京釋出善意
消息人士透露,川普為推動新一輪中美貿易協議,近期已在對中政策上釋出多項讓步,包括放寬高端晶片出口管制,以及未落實國會對 TikTok 的禁令。與此同時,川普也取消與台灣官員的會議,並勸阻台灣總統賴清德訪美,種種動作被視為向北京遞出橄欖枝。
台灣擬自購軍備,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
雖然美方援助可能延宕,台灣方面則積極推動自購軍備計畫。上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美台防務會議中,雙方同意一項總額數十億美元的新軍售案,將採購無人機、飛彈與海岸監控設備等「不對稱」武器。台灣立法院也正審議特別國防預算以支應此案。
台灣國防預算持續上調,力拚 2030 年達 GDP 5%
台灣政府宣布,2026 年國防預算將達 GDP 的 3.3%,總統賴清德更於今年 8 月承諾,2030 年前國防支出將提升至 GDP 的 5%。不過,由於先前軍售多集中於昂貴的 F-16 戰機與艾布蘭主戰坦克,實現此一目標的財政壓力仍不容小覷。
川普對台立場搖擺不定,美中關係再度變數重重
儘管川普曾表示「任內中國不會攻打台灣」,但其對台立場近月顯得反覆不定。不僅曾指控台灣竊取美國晶片產業,還取消美台高層會議並限制外交互動。這使台美關係出現明顯降溫,並讓外界質疑川普是否真能維持印太戰略穩定。
川普政府仍可能啟動 5 億美元軍售案
儘管軍援案被擱置,川普政府本週已非正式通知國會,可能批准一項約 5 億美元的新對台軍售案,具體裝備內容尚未公開。一名國會幕僚指出,此舉或許是為緩解對川普對中傾斜的質疑。
美中高層熱線頻繁,習川峰會醞釀中
白宮近期多次與中方高層通話,為今秋可能舉行的「習川峰會」鋪路。美國國防部長彼得·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本月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通話,重申美國「不尋求衝突、不圖政權更迭,也無意圍堵中國」。此舉顯示川普政府正在積極調整美中關係定位。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