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第三使命」浮上檯面:川普干預利率決策,將推動比特幣再創新高?

美國聯準會 (Fed) 長期以來以「穩定物價與促進就業」的雙重使命作為政策核心。然而,川普政府試圖透過 Stephen Miran 實行鮮少被提起、名為「維持長期利率適度水準」的第三使命。此舉一方面引起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另一方面則讓加密社群直言:「這是比特幣又一次的重大勝利。」
Miran 加入聯準會:被遺忘的「第三使命」重出江湖
傳統上,市場熟悉聯準會的職責只有兩項,也就是穩定物價與促進就業。但川普近日提名的理事 Stephen Miran 卻在近期提到了「第三使命 (third mandate)」,也就是「維持長期利率的適度水準」,引發外界對央行貨幣政策未來的猜測。
據悉,第三使命是聯準會創立文件中隱含的法定目標,但通常鮮少被提及,因為學界與市場普遍認為它只是前兩個目標的自然結果。
彭博社指出,川普團隊如今似乎打算藉此作為法律基礎,合理化對長期利率的直接干預,讓第三使命重新站上舞台中央。
川普的盤算:壓低借貸成本與房貸利率
隨著美國國債規模突破 37.5 兆美元,財政赤字超過 GDP 的 6%,透過降低利率壓低借貸成本已成為白宮的當務之急。
川普與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多次強調,維持低長期利率不僅能減輕政府債務負擔,還能進一步壓低房貸利率,刺激住房市場需求。
對此,可能出現的政策工具包括:
-
發行更多短期國債,減少長天期債券供給
-
啟動大規模債券回購或量化寬鬆 (QE)
-
效仿二戰及 1960 年代的「扭曲操作 (Operation Twist)」,實施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市場憂慮:獨立性受損與通膨加劇
雖然短期利率由聯準會決定,但真正影響美國經濟成本的,是 10 年期以上的長端利率。若白宮透過第三使命干預 Fed 決策,市場人士擔憂將動搖聯準會的獨立性,使其淪為政治工具。
同時,若在通膨仍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壓低利率,那麼物價上漲則將侵蝕實質報酬,恐怕只是適得其反。
另外,各界對利率「適度」的定義模糊,也讓第三使命的施行理由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加密社群觀點:比特幣將成最大受益者?
在傳統市場充滿疑慮之際,加密社群卻展現樂觀。Mind Network 創辦人 Christian Pusateri 指出,這其實就是「金融抑制 (financial repression)」的另一種說法,代表貨幣價格將受到更嚴格的人為控制。而比特幣將吸收大量資金,成為對抗全球金融體系的首選避險工具。
BitMEX 創辦人 Arthur Hayes 也強調:「隨著 Miran 的加入,主流媒體正在為聯準會的『第三項任務』做準備,這實質上就是殖利率曲線控制,比特幣將衝向 100 萬美元。」
(Arthur Hayes 談聯準會降息前景:瘋狂印鈔將讓牛市延續到 2026 年甚至更久)
川普插手利率決策,遊戲規則重新洗牌
如今,「第三使命」或將成為川普政府干預利率的武器,同步改寫債券、貨幣與加密貨幣市場的遊戲規則,使得美國經濟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在這場政策與政治的博弈中,用短暫刺激換來更高通膨,並進一步削弱美元購買力的結果,能不能真正引領比特幣與加密資產的下一輪漲勢,還需要投資人密切關注。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