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完成,展現六大領域應用價值

Kyle
分享
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完成,展現六大領域應用價值

香港當局於今年五月啟動的數碼港元 (e-HKD) 先導計劃,近期第一階段研究已經完成,香港金管局對外發布成果報告中展示了各種數碼港元的使用案例,包含全面支付、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Web3 交易結算、代幣化資產結算等六大領域應用。

數碼港元先導計劃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 於今年五月開始推動數碼港元的先導計畫,與 16 家民間企業共同研究與測試數碼港元的使用場景與實用性,為未來數碼港元的發展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16 間公司入選「數碼港元」先導計劃,Ripple 與香港富邦銀行試驗代幣化資產結算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此計畫有「三軌並行」的規畫,分別是:

  • 第一軌:為數碼港元奠定技術面及法律面的基礎,確認區塊鏈基礎設施,並將修改法律以適用數碼港元。
  • 第二軌:與各方企業合作進行測試以得到真實回饋,以個案的方式研究用例與相關應用,本篇即為此計畫成果之一。第一軌與第二軌將同時推進。
  • 第三軌:確認是否推出與何時推出數碼港元相關計畫。
數碼港元的三軌計畫

金管局目前尚未就是否會正式推出「數碼港元」作出決定,尚屬實驗階段。

本篇即為第二軌計畫的第一階段研究成果總結,金管局總結以下幾大使用場景:

數碼港元先導計畫六大領域實驗

全面支付

全面支付是指提供民眾如同法定貨幣功能的電子貨幣。除了保留實體現金交易之成本低、結算即時完成等優點之外,數碼港元還能擁有全面支付的功能,使數碼港元的儲存和轉移方式與實體貨幣類似,進而可以完成大多貨幣系統功能,使用上就像是現金、信用卡、轉數快支付系統 (Faster Payment System) 等既有貨幣系統,且繞過既有中介機構進而增加效率。

由匯豐銀行負責本用例測試,使用私有鏈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進行數測試用的碼港元交易,並指出此設計可以在交易層面上完成即時、最終結算的目標,也不需要為結算支付手續費。

可編程支付

可編程支付並非新概念 ,早已被用於定期付款。不過目前只支援簡單的單向支付,例如僅能按照時間參數定期收款的帳單。相較之下,智能合約使消費者和企業能夠直接在智能合約中嵌入各種指令,可以實現高複雜度、高客製化、雙向驗證的支付流程。

可編程支付有許多使用場景,以預繳服務來說,中國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對此實驗後認為零售託管具有可行性。消費者可以使用數碼港元為產品或服務預先付款,當特定條件滿足時 (消費者收到產品) 才自動撥付給企業,過程中不需要中介者與代理者,可以建立起費者的信任。若產品有消費疑慮或是沒有確實推出,也可以執行自動退款流程。

智能合約可以保護交易雙方的權益

可編程支付有也可以幫助商家進行忠誠度行銷活動。目前的零售支付生態系統將建立、追蹤和執行會員獎勵計畫的成本完全落在商家上,商家需要聘請系統服務提供商,將這些會員系統相關服務整合到其支付管道中,或是需要投入資金或技術資源,人工或自建系統為每筆個別會員的交易打折和追蹤會員獎勵。因此會員系統只有規模較大的商家才具有優勢。

可編程支付可以為小商家提供低成本的會員系統,例如自動在銷售時發放獎勵。除了簡化消費者的支付體驗,鼓勵忠誠度和回頭客,同時也釋放商家的營運資源。且數碼港元可以嵌入消費者識別訊息,使商家能夠更好地識別目標消費族群,以適當的手段吸引目標用戶。

可編程支付還可以應用在發放政府補助,政府和公共機構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向某個產業提供補助,限定該筆資金的流向、用途和使用地點,例如指定某補助款項僅能用於支付工資,而不能將此補貼用於行銷活動或其他開支,藉此降低企業挪用補助款等風險。當然,也同樣適用於對於民間使用的政府補助款。

除了上述預繳服務、商戶獎勵計畫、發放政府補助之外,可編程支付還可以用在優化投資交易流程、基金結算等其他試點的功能,被視為數碼港元的重點核心功能之一,有機會開啟新的商業模式與創新。

根據港媒報導,Mastercard 區塊鏈及數位資產亞太區主管 Ashok Venkateswaran在香港金融科技周論壇表示:「可編程性作為數位世界的一種信託形式非常重要,對監管機構、銀行和個人用戶都有幫助,監管機構可利用可編程性來為代幣制定法規,亦可以使用銀行的可編程性來確保流程的自動化,同時可保障客戶確實收到訂購的商品。」

離線支付

目前電子支付交易仍需要網絡連接,雖然香港的網路普及率很高,但在某些情況下,訊號不好的網路連線可能會妨礙依賴使用電子支付的業者與用戶,例如支援使用信用卡片或手機電子結算的支付終端機。

渣打銀行、Giesecke+Devrient 以及中國工商銀行合作,透過實體和電子媒介儲存和交易數碼港元,用於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線下和線上交易。測試用的數碼港元透過手機錢包和實體的安全元件進行儲存,利用 NFC 等近距離技術進行線下交易,藉此防止重複消費,保持這些離線交易有最終性的結算,資金也可立即用於後續的離線交易。

利用其他傳輸協定進行離線交易與結算

代幣化存款

代幣化存款還沒有一個通用的定義或標準, 但一般認為是指銀行存款的代幣化。雖然代幣化存款和數碼港元在概念上是獨立的,代幣化存款可以在不涉及數碼港元的情況下發行。但本次研究將這兩者結合,當局將嘗試如何整合到同一個生態系中。

恒生銀行、匯豐銀行與 VISA 試驗代幣存款化,試點結果表示代幣化存款可以幫助消費者和企業更快、更透明地核完成涉金融機構的交易,供相更完善的點對點交易整合。透過代幣化可以改善過往的傳統交易效率,例如非工作時間金融機構可能無法協助客戶付款,交易方可能需要人工追蹤完成成本高昂的對帳工作。

存款代幣化可以降低交易結算風險、加快大額交易的結算速度、提高交易資訊安全與提供全天候在線的服務。

延伸閱讀:香港恒生、匯豐銀行與 VISA 實驗數碼港元代幣化存款應用

Web3 交易結算

Web3 擁有一套自身的經濟體系與生態,包含 NFT、DeFi、遊戲等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dapp),數碼港元可作為傳統法幣經濟與 Web3 世界之間的橋樑。透過將數碼港元封裝 (wrap) 與跨鏈,將與 dapp 和其他區塊鏈網絡整合,以讓數碼港元更流暢的進出 Web3 經濟體系。

Mastercard 在試驗中嘗試將現實資產價值帶入 Web3 經濟體系 (RWA)。利用封裝的數碼港元,模擬購買同樣打包至鏈上的實體物品的 NFT (每個 NFT 代表實體資產的數位證書)。

經過封裝的數碼港元可以用於鏈上交易等各式 Web3 操作

數碼港元藉由封裝,其價值可以安全地進入任何其他非原生的區塊鏈,例如專門提供實體資產 NFT 交易的區塊鏈或 dapp,而不受其數碼港元原有系統的限制。

代幣化資產結算

透過將資產代幣化,對於賣家來說,可以為其資產發現更多新的買家,因為代幣化能夠將其資產分割,且可以更容易接觸到更多人;對於買家來說,可以更清楚了解每項資產的詳細情況和交易歷史,為他們提供更大多的資訊增加信任。

資產的代幣化也可以用來代表資產的合法權利,例如地契,但還需要修改監管規定才能實現。

富邦銀行和瑞波在其試驗中,將房地產代幣化,向房產持有者提供信貸 (HELOC),並以數碼港元的形式發放。代表房屋產權的代幣將被銀行用作抵押品,銀行以數碼港元的形式發放貸款並記入屋主帳戶,過程皆以智能合約自動化執行。

對於銀行來說,目前的流程需要繁雜的操作而且可能跨越多個系統;而利用代幣的貸款模式,可使銀行為潛在的房產持有者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以增加流動性。

利用將房地產代幣化進行信貸申請

而波士頓顧問公司 (BCG)、香港電訊支付有限公司 (HKT Payment Limited) 和眾安銀行嘗試「權益」代幣化,將信貸交易結算採用數碼港元,透過將這些權利代幣化,可以將權益碎片化,借款人可以向多個單位借款。

對於借款人來說,透過將權益碎片化,借款人可以同時向多個貸款人以不同的利率借款,與向單一實體借款相比,借款人能以較小的名義金額獲得擔保貸款,為銀行通常不會受理的貸款 (較小規模) 創造新市場。

對於放款人來說,可編程的數碼港元可限制貸款被用於禁止的用途,進而降低風險,因此可藉此提供更低的利率提升競爭力。

數碼港元確實有其價值

數碼港元先導計畫第一階段有許多進展,並提出了一些供今後研究的延伸領域。本次試驗取得取多真實的數據與結果反饋,並得出數碼港元有三大優勢,分別是「可編程性」、「代幣化」和「即時交收」,顯現當局對於數碼港元的期待與看好。

不過報告指出金管局目前需要仔細考慮數碼港元在香港貨幣和金融體系中的定位,包含確保銀行、貨幣和金融穩定的同時,也需要了解其在促進新商品和服務交易的影響,還必須研究數碼港元將如何與傳統支付系統互通,因此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