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AI聊天機器人Bing Chat更名獨立品牌「Copilot」,劍指ChatGPT
The Verge 報導,微軟的 AI 聊天機器人 Bing Chat 將更名為「Copilot」,並將其定位為消費者及企業的首選,與 ChatGPT 進行更切題的競爭。另一方面,OpenAI 則正面臨著使用者暴增,而不得不暫停 ChatGPT Plus 用戶註冊的情況。
Bing Chat 已被取代為「Microsoft Copilot」
微軟旗下產品 Bing Chat 在經歷了數十個月的推動後,於昨日宣佈將更名為「Copilot」,作為其人工智慧的主要品牌,也將更凸顯與 ChatGPT 的較勁意圖:
為了簡化使用者體驗並讓每個人更容易使用 Copilot,Bing Chat 和 Bing Chat 企業版現在將簡單地更名為 Microsoft Copilot。
先前,Bing Chat 在今年初的人工智慧熱潮中推出,作為其搜尋引擎 Bing 的一部分,也象徵著其與另一搜尋引擎巨頭 Google 的競爭;而 Copilot 的首次亮相則是在今年 9 月。
然而,隨著 Copilot 取代了原先的 Bing Chat,微軟現在似乎已把競爭的焦點從搜尋引擎轉向人工智慧領域。
微軟行銷長:Copilot 已成為獨立品牌
據悉,Copilot 將分為免費版本及包含在 Microsoft 365 內的付費版本。免費版本可在 Microsoft Edge、Bing、Chrome、Windows 11 及 macOS 中使用,它也跟 ChatGPT 一樣,擁有自己的專屬域名。
企業版用戶能利用 Entra ID 登錄 Copilot,而消費者則是透過 Microsoft 帳號使用免費版的 Copilot 服務。
而在功能的部分,用戶將能透過 Copilot,以語音或文字命令的方式來控制桌面,包括整理排列視窗、切換深色模式及啟動特定的 Spotify 播放列表等,甚至還能與 Paint 及 Photos 等原生應用聯動,提高工作效率。
微軟行銷長 Caitlin Roulston 對此強調,Copilot 現在已成為獨立品牌及體驗,不再需要透過 Bing 才能使用:
儘管如此,Bing 仍然是一個著名的品牌和技術,為許多 Copilot 體驗提供動力,同時繼續成為搜尋產業的領導者。
然而,單就瀏覽器市場份額來看,在原先基於 Bing 瀏覽器的 Bing Chat 推出超過 10 個月後,似乎仍未為其創造更高的流量。
StatCounter 數據顯示,搜尋引擎巨頭 Google 的市場份額仍然超過 91%,而 Bing 則在 3% 左右。
OpenAI:使用量激增,暫停 ChatGPT Plus 註冊
另一方面,其競爭對手 OpenAI 所舉辦的 DevDay 在上週落幕,執行長 Sam Altman 則在昨日透過推特表示,出於使用人數在該活動結束後激增,已影響其他用戶的體驗品質,該公司已暫停了付費版 ChatGPT Plus 的新用戶註冊。
we are pausing new ChatGPT Plus sign-ups for a bit 🙁
the surge in usage post devday has exceeded our capacity and we want to make sure everyone has a great experience.
you can still sign-up to be notified within the app when subs reopen.
— Sam Altman (@sama) November 15, 2023
近一年內,隨著 ChatGPT 的推出,各科技公司搶進 AI 領域,儘管其坐擁驚人的 1.8 億位用戶,但它仍面臨著來自 Google 的 Bard、xAI 的 Grok、以及上述微軟的 Copilot 的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