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GPT 問世將滿週年,限制 AI 當前發展的四項原因

Elponcho
分享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GPT 問世將滿週年,限制 AI 當前發展的四項原因

台灣新創加速器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在 OpenAI 陷入公司治理混亂之際,發表他對 AI 當前限制的看法,以及短期可著手之處。

AI 元年?雷聲大雨點小背後的四點原因

林之晨表示,儘管很多人預言 2023 年是「生成式 AI 元年」,許多應用將蓬勃發展。但回顧過去一年,還是雷聲大雨點小,他點出以下四點當前的限制:

大型模型錯誤率仍高

林之晨表示,生成式 AI 背後的 GPT-4、Midjourney 等大型模型,實務上犯錯機率還是偏高。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以大型語言模型 (LLM) 來說,真實情境中,高機率會碰到胡說八道的情況。「尤其是公開資料較稀缺的主題,很容易得到自信滿滿的瞎掰」大型圖片模型方面,則是幾乎無法把關鍵細節畫好。

「此刻生成式 AI 像是才華洋溢、在某些領域表現優異,但卻常失言、處理不好細節的人才,對企業來說,當然比較難直接運用。」

美國模型不符合他國價值觀

林之晨表示,AI 模型也有文化差異。當今主流大型模型,多是以「美國價值觀」為核心訓練而成的。像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人才,儘管中文不錯,但產製內容總是有文化隔閡,會有些奇妙的不相容情況。

人機協作導入不易

林之晨表示,AI 模型有長處,但也面臨操作使用習慣的問題。人們還無法普遍給與 AI 模型正確的指令,以及檢視、修正其作品。

生成式 AI 仍在快速迭代

林之晨認為,生成式 AI 還在快速迭代期,當企業投入研究如何應用時,它也同時也在快速演進,投入適應的成本又很快會面臨下一代模型的到來。對企業而言,這樣的投資回收期恐怕太短、而風險又太高。

林之晨建議:AI 應從短期見效場景入手

林之晨認為:「長期而言,AI 幾乎必將改變這個世界,因此,此刻企業不能不開始熟悉,但由於上述種種難處,選擇藥到病除、短期見效的特殊場景入手,是較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