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投資人又倒貨?由Bitmine案例看加密儲備企業估值計算

以太坊儲備企業 Bitmine (股票代碼 BMNR) 昨日大跌近 12%,其申報文件揭露出早期投資者的成本和解鎖時間,引發倒貨恐慌,但果真是如此嗎?本文將帶您了解加密儲備企業估值如何計算,而最容易被誤導或難以取得的資料是什麼?
初始投資人的成本有多低?
本次文件揭露了 BitMine 轉型為以太坊儲備公司後,共增發了 60,674,098 股普通股 (假設全數行使),對比其原發行股數,潛在稀釋幅度達 58.8%。
各類別原始投資人,包括最初以現金和加密貨幣組合入股的私募配售協議 (PIPE),和策略顧問、配售代理等相關合作人員,都可以 4.5~10 美元不等的超低行使價格認購 BMNR 的股票,BMNR 雖昨日大跌近 12%,但以其收盤價 35.11 計算,皆有 2.5 倍到 6.8 倍的漲幅。
但細看其行使日期的限制,除了少數的代表認股權證要在 12/1 才開放之外,其他的皆在一開始就已開放行使甚至已到期。推估多數初始投資人皆已轉換為普通股,是否是昨日賣壓的來源,筆者認為只是投資人的恐慌情緒所造成。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早期投資者不管是拿加密貨幣或現金出來投資,成本真的是低的可以,鏈新聞之前也拆解過孫宇晨以 3.65 億枚 TRX 入股後 TRON,竟可獲取 38 億美元的高額利潤,這些「財庫公司」已淪為加密巨鯨的套利出口。
加密儲備企業估值如何計算?
加密儲備企業的估值高度倚重以下因素:
- 買入加密貨幣的數量
- 加密貨幣價格
- 公司股價
- 流通在外股數
筆者最常使用的 mNAV 或 NAV premium 的計算公式為 :
Market Cap (股票市值) ÷加密貨幣 NAV (持有的加密貨幣價值)
=股價÷(每股持有加密貨幣量×幣價)
=股價÷[(加密貨幣持有量÷股數)×幣價]
註:此處忽略可轉債或特別股的債務金額
而其中最難以取得的資料莫過於公司發行的股數,因為許多加密儲備企業透過大量而快迅發行新股籌資,但新聞稿中未必會揭露其流通在外股數或是完全稀釋後股數,造成評估的困難,這也是多數加密儲備企業在初期股價飆升,但一旦投資者發現其股價有嚴重高估時,會進行極大幅度的估值回調情況。
BitMine 的估值合理嗎?
BitMine 目前持有 566,766 枚以太幣和 192 枚比特幣,根據昨日 Tom Lee 的演講稿,完全稀釋股權為 117.6 百萬股,若忽略其比特幣價值,mNAV 為 1.9。
(Tom Lee談以太坊煉金術,BitMine大跌12%估值重修正)
但若以此申報文件的完全稀釋股權 163.88 百萬股計算,mNAV 為 3.05。
由此可見,完全稀釋股權的差異將大大影響公司的估值。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