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新聞觀察】臉書投出民主震撼彈!社群平台將重塑政治表達的模樣

Elponcho
分享
【鏈新聞觀察】臉書投出民主震撼彈!社群平台將重塑政治表達的模樣

臉書(Facebook)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在 17 日上午 11 點發布新計畫:從七月開始到今年十一月的美國大選,將用臉書、Instagram來促進投票率,在美國將會有超過1.6億人透過社交平台獲取投票訊息,並期望幫助四百萬人在今年開始註冊投票。

Mark Zuckerberg

美國投票率的種族差距,臉書企圖改變

根據數據,美國的投票率在種族層面就有落差,非拉丁裔黑人(non-hispanic black)的投票率,從 2000 年起,已經跟非拉丁裔白人(non-hispanic white)一樣都有超過五成的總統大選投票率。但拉丁裔與其他種族的美國人,則始終低於五成。

美國各種族投票率
source:University of Florida

此外,與台灣年輕世代的政治狂熱現象不同,20 歲到 39 歲投票者在 2020 年大選高達 74%。美國 29 歲以下人口的投票率為四成,越年長的世代投票率越高,60 歲以上,投票率高達七成。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同因素造成的低投票率,是 Mark Zuckerberg 想透過這項計畫改變的事。他表示:「首先,我們鼓勵人們投票。投票就是聲音。這是民主最有力的表達,是使我們的領導人承擔責任的最佳方法,以及我們如何解決我國正在解決的許多問題。」

因為如此,Mark Zuckerberg 認為,Facebook不僅有責任防止壓制選民(不成比例地針對有色人種),而且有責任積極支持知情的選民參與,登記和投票。

據 Zuckerberg 表示,臉書公司會從今年七月到十一月,在臉書、Instagram 推出「投票資訊中心」(Voting Information Center),它會告訴你如何投票、在哪裡投等詳細資訊,並且在動態牆中出現。

選舉訊息中心
選舉訊息中心

臉書教你怎麼投票,有三個理由?

據社群霸主臉書的調查,有超過半數的美國成人在這次的總統大選中,比以往都還迫切想獲得「怎麼選舉的資訊。」而臉書想透過這項機制,讓社群們能夠從只動手指,到實際去「行動」。

第二個理由也很有趣,曾與干預選舉的劍橋分析扯上關係的臉書表示,在 2016 年的時候,他們很晚才發現外國勢力影響選舉的事。從那之後,他們建置了更先進的系統,來防止選舉干預。臉書做這件事,是因為認為自己有責任維繫投票的完整性。

臉書曾陷入干預選舉的劍橋分析事件
臉書曾陷入干預選舉的劍橋分析事件

最後一個理由,就是在呼應推特標記川普不實言論的事情。Zuckerberg 表示,每個人都想要政治人物為他們的言論負責。他也知道許多人希望臉書可以去修改或是刪掉那些內容。而臉書也有禁言政策,可以對他們直接造成傷害,或讓人不投他們。不過,要透過禁言政策去箝制政治人物,對 Zuckerberg 來說是比較消極的做法。

他認為,去箝制政治人物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投票。而這也是為何臉書要做這件事情的目的。

這跟區塊鏈有何關係?

我們在過去數年,已經看見許多所謂區塊鏈投票系統的案例。不過看起來,無論是透過數位方式(如民主黨初選電子投票出包),或是用區塊鏈強調不可篡改,都並沒有因此大規模改變選舉方式。

從過往經驗來看,對於重大選舉有意願的人,並不會因為麻煩或是需要跨境,而停止表達公眾意見的機會。它與區塊鏈為一個連結性,應該是「共識」,因為我們理解認同公眾選舉能帶來改變,也相信手中選票的價值,也因此能夠帶來改變。
區塊鏈也談去中心化治理,無論把它當作是國家或是企業,它都是試圖給予參與者利益連結的機制,讓人們有更多的參與與關心。

只不過,現實生活更為複雜,人們對於政治不見得能與自身利益產生直接連結,也產生許多政治冷感的族群。但政治確實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作為加密貨幣社群的一員,我們是否也能從這個小型國家或企業的縮影,重新認識自己的社會呢?

該相信臉書嗎?你的政治傾向隱私

臉書在數據隱私方面,向來備受質疑。網路巨頭透過免費平台服務,紀錄用戶行為、分析興趣愛好,除了給予用戶可能喜愛的社群內容以外,另一面就是用戶數據販賣的廣告盈利模式,商家可以精準地找到自己潛在的客戶,並向臉書購買廣告曝光。更暗黑的一面,就是之前的劍橋分析事件,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與訊息投放,是有機會改變與激化人群思考方向的。

目前,臉書與政治相關的廣告投放,是需要經過特別審查的。不過,在美國即將推出的大選資訊中心中,具備分享功能,也就是使用者有極高的機率,在分享選舉資訊過程中,透露他們自身的政治傾向。再試想比銀行 KYC 還要更了解你的臉書,這很可能形成一個極富精準度的政治傾向普查數據。到底我們該相信臉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