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8004 的出現或許找到以太坊在 AI 代理中的應用場景角色

DW
分享
ERC-8004 的出現或許找到以太坊在 AI 代理中的應用場景角色

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或許將不再只是「使用」人工智慧,而是能夠自由地「鑄造」擁有屬於自己的 AI Agent?當這些 AI 代理能在開放的區塊鏈網路中運作,甚至彼此協作時,一個去中心化且能互通的 AI 生態系構想正逐漸具體成形,這場變革的中心思想來自於今年夏天首度發表的以太坊新協議 ERC-8004。本文摘自於 Blockworks 重點編譯報導。

什麼是 ERC-8004?

以太坊新發表的 ERC-8004 協議回答了當前人工智慧與區塊鏈融合的三大關鍵問題,包括該如何尋找使用 AI 代理?開放透明的 AI 生態系會是什麼模樣?而這些 AI 代理又該如何進行支付功能?ERC-8004 正接受業內審核,該協議的智慧合約已於本月正式在以太坊測試網登陸。

ERC-8004 的設計靈感來自於 ERC-721 協議 (NFT),讓開發者與使用者能像鑄造 NFT 一樣建立 AI 代理,並透過 ERC-721 通道進行委託,不僅讓代理管理更加容易,也能在鏈上儲存代理的信譽評分;支付方面,ERC-8004 與 Coinbase 推出的開放支付協議 x402 整合,使 AI 代理能以鏈上方式進行安全支付與結算。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ERC-8004 目標成為自託管的開放式應用商店

ERC-8004 的誕生凝聚了多方力量。MetaMask AI 負責人 Marco de Rossi、以太坊基金會 AI 負責人 Davide Crapis、Google 工程師 Jordan Ellis,以及 Coinbase 開發者平台工程主管 Erik Reppel 共同主導了協議的設計,吸收了來自多家加密公司與開源專案的建議與代碼貢獻。

代理開發者最終可能會對存取其工具和代理程式收取費用,這些工具和代理程式可以部署在各種用例中,例如提高用戶生產力、交易、支付,甚至可以重塑消費者的訂閱模式。在未來,人工智慧代理或許還可以互相僱用來完成不同的任務,就像 Google 開發的 A2A  一樣,只不過更加開放。

De Rossi 認為這項技術或許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其潛力巨大。未來,AI 代理開發者可能會對使用其工具或程式收費,應用範圍涵蓋生產力提升、交易與支付等多種場景,甚至可能顛覆現有的訂閱經濟模式。

然而,De Rossi 也指出,代理本身並不會直接儲存在以太坊上。原因在於鏈上執行人工智慧代理成本高昂、架構複雜。因此,ERC-8004 採取了一條中間路線,非完全去中心化,但卻開放了接口,讓開發者能在封閉與開放兩種生態之間靈活運作。

在這樣的願景下,使用者或企業可以在自己的設備或伺服器上託管 AI 代理,透過 ERC-8004 與區塊鏈互動,這樣的結構讓每個人都能像經營一座「開放應用商店」,分享模型、交換回饋並建立聲譽體系。為了讓更多人能輕鬆使用這些代理,De Rossi 提到目前已有約六個加密團隊在開發類似「AI 代理瀏覽器」的前端介面,讓用戶能在其中搜尋、管理、支付與評價各種代理。他坦言,目前的區塊鏈介面仍然「極難使用」,但這正是改善的契機。

若未來平台選擇限制部分代理的可見性,建立一個真正開放的生態仍會充滿挑戰。不過,若社群能共同參與評價與治理,優質的代理將自然獲得更高的曝光,而低評分或風險較高的代理則會被市場自然淘汰。

De Rossi 認為 AI 生態正淪為一個個封閉的孤島,就像現有的應用程式商店,那對消費者來說只會更糟,想讓這一切真正互通,大概只有兩種可能:要嘛交給美國政府,要嘛依靠沒有人擁有的基礎設施:也就是區塊鏈。他強調,這並非關於某種「Web3 理想」的抽象口號,而是關於能否建立一個中立、公用、人人都能參與的基礎設施,那才是真正的公共基礎設施。ERC-8004 的出現或許正是通往這個未來的第一步。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