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就業末日預警,AI 將取代大部分工作
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罕見公開示警,隨著自動化取代大部分工作崗位,一場嚴重的勞動力市場危機即將到來。這將撼動社會根基,人工智慧公司必須扮演吹哨人的角色,提醒大眾哪些職位將首當其衝。
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
在中國,應屆畢業生就業危機已經到來。多年來,這種緊張局勢不斷累積,催生了「假裝上班」和「全職乖孫」等現象,後者寧願待在家中也不願從事與自身能力不符的工作。新的衝擊可能會危及中國本已脆弱的經濟成長。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的青年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 2023 年中,青年失業率一度飆升至創紀錄的 21.3%,之後國家統計局停止發布該數據,幾個月後才採用新的統計方法恢復發布。據彭博社報導,即使是使用新的數據,8月的青年失業率也創下 18.9% 的新高,9 月略微回落至 17.7%。
今年 4 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在網路上炫耀其在招聘 1,730 個關鍵職位時卻收到了近 120 萬份簡歷,引發了社交媒體的軒然大波。類似的憤怒情緒也曾在北京宣布推出K簽證(相當於美國的H-1B簽證)時出現,人們擔心 K 簽證會偏袒外國人才。所有這些都凸顯了就業市場的脆弱性,尤其是在今年創紀錄數量的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之後。
DeepSeek 罕見公開示警,勞動力市場危機即將到來
儘管 DeepSeek 擁有巨大的國際影響力,但我們很少聽到它的消息。他們既不發布冗長的「投資建議」宣言,也不讓高階主管在全球高峰會上亮相。執行長梁文峰上一次公開露面是在今年 2 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期間。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DeepSeek 11/7 罕見出現在一個官方支持的產業活動,DeepSeek 資深研究員陳德里在會議上警告,隨著自動化取代大部分工作崗位,一場嚴重的勞動力市場危機即將到來。他並強調,這將撼動社會根基,人工智慧公司必須扮演吹哨人的角色,提醒大眾哪些職位將首當其衝,雖然目前仍處於「蜜月期」。
陳德里代表 DeepSeek 創辦人兼執行長梁文峰發言。他表示,梁文峰對 AI 這項技術本身持樂觀態度,但對其對社會的整體影響持悲觀態度。
人工智慧目前的局限性意味著人類和機器正處於蜜月期,但大多數工作最終可能會被自動化取代。
DeepSeek 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其著眼長遠,避免追逐短期趨勢,陳德里並重申了公司致力於開發通用人工智慧(AGI)的決心,但這類系統可能對社會構成威脅並非「危言聳聽」。
中國的經濟奇蹟建立在創造就業機會和激發人們向上流動的希望。能否承受這場可能會帶來相反後果的人工智慧革命有待相關當局得宜的政策因應。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