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10/11 當晚:做市商自述閃崩事發經過,幣安系統癱瘓與風控缺陷成主因

10 月 11 日清晨,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出現異常波動,多種代幣瞬間崩跌 80% 以上。如今,作為受害者之一的 812.eth 及其做市商朋友公開技術證據,指控當晚的災難並非市場現象,而是幣安的系統性故障所致。
做市商最難熬的夜晚:帳戶 400 萬美元瞬間歸零
10 月 11 日凌晨,812.eth 的幣安帳戶資產約 390 萬至 410 萬美元。隨著行情急速下挫,他啟動風控策略並嘗試平倉,但在系統失能的情況下,最終帳戶被清算到僅剩 0.22 美元。
他強調,自己與多名做市商朋友皆出現相同狀況且損失慘重,他們在事件後對照交易紀錄與錯誤代碼,逐步重建了那一夜的真相。
錯誤代碼連環爆:僅減倉指令被全面封鎖
根據做市商「C」提供的完整紀錄,主要事件發生於 05:12 至 07:02 (UTC+8)。期間內,所有僅減倉 (ReduceOnly) 與平倉 (Close) 指令幾乎全部失敗,得到的是以下的錯誤代碼:
-
-2010:新訂單被拒絕
-
-4118 與 -2022:僅減倉訂單失敗
-
-1008 與 HTTP 503:伺服器過載
在 05:16 至 07:02 的兩小時內,他們重試超過 200 次但仍無一成功。DOGE 與 XRP 部位無法平倉,最終損失近 60 萬美元。
C 強調,這些只減不增的訂單,理應是任何健全撮合系統的最後一道防線:「市場越糟,它們越應該被優先放行,讓風險有出路」
然而這一次,好像有人從裡面把防火門栓住了。這不是使用者端的網路問題,而是系統平台或供應商的問題。
官方「10% 拒絕率」回覆遭打臉:訂單從未成功下達
812.eth 根據幣安自己的公開聲明指出,在網路擁塞期間,僅減倉與平倉訂單仍應優先處理,不受超載限速的影響。
他同時曝光了與幣安雲端架構供應商的對話紀錄,對方宣稱下達指令僅有「10% 的拒絕率」,但現實卻恰恰相反:
我們對此提出質疑,但幣安拒絕提供可驗證的統計方法、樣本或審計報告。這種「讓說詞跑在證據前面」的態度,只會進一步加劇人們對系統層面缺陷和問責標準的疑慮。
(中心化金融如何摧毀市場信心:幣安流出 200 億美元後的閃崩真相仍成黑箱)
流動性最好的交易所:幣安價格異常傳導全市場
理論上,幣安應是全球流動性最深的交易所,應比其他平台更穩定。但他們的 Deviation Report 顯示,當晚幣安的跌幅不僅更深且持續時間也更長。ATOM 一度崩跌至 0.001 美元,顯示買單進不去且訂單簿也失去支撐的窘境。
由於幣安同時是眾多平台的「價格來源」,當異常價格被其他交易所或衍生品平台,引用至指數、標記價格、資金費率和清算閾值,便可能引發連鎖式爆倉與價格螺旋下跌。
(幣安惹火做市商?Wintermute 爆損、流動性告急,市場恐迎「流動性寒冬」)
風控系統缺陷:組合保證金帳戶與死亡螺旋
812.eth 指出,幣安的組合保證金 (Portfolio Margin, PM) 系統也存在結構性問題,仍相當不成熟:
-
「Close All Positions」指令只能手動操作、無 API 接口
-
系統在高負載情況下平倉時,疑似未完整執行保證金或風險率審查
-
部分幣種如 WBETH 和 BNSOL 因此出現價格異常
他推測,PM 風控架構在高負載時表現不佳,導致清算從高槓桿帳戶一路擴散、蔓延至低槓桿帳戶,形成所謂死亡螺旋式的清算。
(從 USDe 脫鉤看 DeFi 韌性:鏈上清算優於中心化交易所的關鍵差異)
咎責與呼籲:這並非單純市場波動,而是基礎設施癱瘓
812.eth 表示:「這條清算鏈的始作俑者不是用戶的貪婪或恐慌,也不是單純的市場天災,而是在極端壓力下幣安系統和機制的故障。」
他對此除了要求賠償以外,也呼籲幣安公開其撮合引擎的審計報告與清算紀錄,但換來的是推託與冷淡的回應。
文末也引用了 FTX 案作為對照,美國 CFTC 與 SEC 曾因類似「撮合引擎優先通道」的問題,要求 FTX 向投資人賠償 127 億美元。
812.eth 強調,因系統設計缺陷或監管機構命令而獲得賠償的案例還有很多,而他只是陳述事實,以尋求公平待遇。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