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的秘密?美中展開比特幣爭奪大戰,導火線為陳志主導的太子集團幫中國洗錢?

DW
分享
不能說的秘密?美中展開比特幣爭奪大戰,導火線為陳志主導的太子集團幫中國洗錢?

川普與習近平忽然同時很有默契的保持沈默低調,甚至川普抗議已久的芬太尼走私問題也不吵了,據多家媒體分析也許跟美國扣押陳志主導的太子集團的比特幣有關,美國老神在在的扣住 127,000 枚比特幣,可能會動搖中國國本?據彭博社報導中國指控美國竊取價值 130 億美元的比特幣,這筆太子集團詐騙不法所得被沒收為理所當然,中國為何如何緊張?

中國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控訴美國竊走比特幣

最近全球金融與加密資產再掀巨浪,一場圍繞虛擬貨幣的「貿易大戰」正悄然展開。中國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CNCV ERC)控訴美國政府策劃一場價值約 130 億美元的比特幣竊盜案,並將此案與在美國被起訴的柬埔寨跨國犯罪組織太子集團(Prince Group)及其創辦人陳志牽連起來,引爆美中在虛擬貨幣版圖中的角力。這場加密貨幣爭奪戰成為美中新戰場,觸及貿易、科技、金融制裁與投資人關心的幣價走向,不可忽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志旗下的太子集團的資金流動與 LuBian 礦池相符合

根據彭博社報導,中國安全機構稱美國政府曾在 2020 年12 月,透過駭客手段從中國境內的礦池平台「LuBian」竊取超過 12 萬枚比特幣。該礦池曾為比特幣網路第六大規模的開採據點之一。中國方面指出,此案被定位為「國家級駭客組織」行動,而非單純犯罪集團作案,因為轉移過程「悄無聲息、延遲進行」,極可能為美國政府操作。

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及財政部於 2025 年10 月正式起訴陳志及太子集團,指控其涉嫌組織電信詐騙、洗錢、強制勞動及大規模加密貨幣資金轉移。美方聲稱已凍結並查扣127,271 枚比特幣,估計價值約 150 億美元,創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加密貨幣沒收案,這批比特幣的流動路徑與 2020 年LuBian礦池的失竊數據高度吻合,不過也有許多懂技術的人士認為非駭客所為,只是技術上的漏洞。

川習會心照不宣?APEC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互動微妙

表面上,LuBian 礦池被竊,只是一場單純的「駭客盜幣」事件,背後卻牽動多重國家利益與金融權力結構,中國譴責美國「指導駭客移走比特幣」,視為對中國區塊鏈產業與數位儲備主權的挑戰;而美國則透過此案將加密資產納入國家制裁與金融控制機制,試圖掌握鏈上資產的新戰場。

此外,也不可忽視的是,與此案幾乎同步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在南韓登場。國際社會原預期川普與習近平於會議期間會舉行關鍵會談,以化解美中之間貿易與科技摩擦。會議期間,美中兩國似乎同步放低語調,或與上述大案有所關聯。

從整體脈絡觀察,美中兩國在此情境中有如一場諜對諜,中國一方面透過控訴美國擅用駭客手段,指控其在加密貨幣領域對中國進行數位資產掠奪;另一方面,川普與習近平異常低調,似乎正在為更龐大的國家儲備資產爭奪進行角力。而從美方角度看,把加密貨幣沒收納入國家戰略資產之列,亦意味著美國對區塊鏈與虛擬資產的權力邊界正迅速向「國家化控制」傾斜。

虛擬貨幣正從個人投資或科技創新領域演變成國家利益的戰場。陳志被沒收比特幣,不只是犯罪追訴,而是國家可透過鏈上技術與司法機制追蹤個人資產的警示標準。中國控訴美國為竊取行為,顯示出中國將加密資產看成國家主權的部分,值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大部分的比特幣礦池都在中國,川普也試圖讓比特幣也全部美國製造,在美國開發比特幣礦池。

鏈上資產也可以被駭走?

美國對太子集團的重拳行動不僅是打擊犯罪,更是一種向全球發送信號:鏈上資產並非真正「無法可控」,國家(尤其是美國) 還是可以透過制裁、沒收、法律與技術手段監管加密資產。若美國能把這 127,000 枚比特幣沒收成為戰略儲備,那麼虛擬貨幣不再只是金融儲備,更是國家戰力表現。

為何川普與習近平在此時顯得格外低調,可能與美方扣押陳志主導的太子集團比特幣資產有關,許多媒體捕風捉影陳志幫中國高層海外洗錢,中國或許考量到該案牽涉龐大比特幣資產與境外貿易影響,所以對外控訴美國,以免進一步暴露其在加密貨幣、洗錢或資金外流上的脆弱點。

若美中兩國爭奪加密資產的矛盾進一步公開化,那麼比特幣可能再度成為避險資產,甚至更稀缺更有價值,同時持有加密資產也意味著「安全不在」,可能被捲入國家監管與制裁機制中。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