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紐約民主黨籍新科市長曼德尼,他主推的政策為何讓億萬富豪群起攻擊

DW
分享
認識紐約民主黨籍新科市長曼德尼,他主推的政策為何讓億萬富豪群起攻擊

Zohran Mamdani(柔漢曼德尼)代表民主黨參選紐約市市長,以約 50.4 % 的得票擊敗前州長 Andrew Cuomo(41.6 %)與共和黨候選人 Curtis Sliwa(7.1 %)獲勝。曼德尼的背景頗為特別,他年僅 34 歲,宗教信仰為穆斯林教、具有印度南亞血統,在烏干達成長,成為了紐約市史上最年輕和首位穆斯林市長。他從開始出來角逐時就被川普歸類成共產黨,更立即成為紐約許多億萬富豪的頭號公敵,他是誰?這位左派新星當選紐約市長,對紐約這個國際金融匯集的城市會帶來什麼影響?本文綜合分析曼德尼當選市長後,未來對紐約可能造成的金融與政治影響,以及他為何已經讓右派憎惡恐懼,會帶動更大的左派風潮。

紐約出現左派浪潮,川普直言曼德尼是共產黨 

代表民主黨參選的曼德尼,以約五成的選票擊敗前州長安德魯科莫與共和黨候選人柯蒂斯斯利瓦,成為紐約歷史上最年輕、也是第一位穆斯林市長。這場勝利不只是地方政治的更替,更是美國政治光譜再度左移的重要訊號。

曼德尼的政見強調社會平等與公民權益。他主張凍結受租屋管制住宅的租金、加速興建可負擔住房、提供免費大眾運輸、提高富人與大型企業的稅率,以此資金改善公共服務。他的言辭直率,風格鮮明,被批評者形容為「赤裸裸的社會主義」,但對許多紐約年輕人而言,這正是他們等待已久的改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為何紐約年輕人傾向左派 / 進步派

曼德尼勝出背後,關鍵因素是年輕選民的反建制情緒。許多年輕人面臨學生貸款、住房成本上升、租金高漲、當這代年輕人背負過多的學生貸款、住房負擔過重,難以開始儲蓄購屋資金時,他們就可能會反對資本主義體系。年輕人覺得自己在經濟體制內無法起飛,他們更願意支持改變現狀的候選人。曼德尼聚焦於「住房可負擔」、「免費交通」、提高富人稅收」等政策,這些訴求對年輕人來說有吸引力。紐約年輕人往往在社會議題(環保、平權、多元包容)上更傾向左派,較少信任傳統建制或富裕階層,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年輕人的政治立場更偏左;在女性和男性之間,女性更偏左。曼德尼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反建制派,加上非典型政界背景,這對部分年輕選民有新鮮感且充滿希望。因此,年輕選民投向他,既是因為現實經濟壓力,更是價值與社會期望的轉變。

億萬富翁 Chamath Palihapitiya 逆風挺曼德尼,他在 All in Podcast 節目中表示支持他的觀點, 他指出 Palantir 創辦人彼得蒂爾早在 2020 年就所說過當一個年輕人背負過多的學生貸款、難以購屋、長期處於負資產狀態時,他就會逐漸失去對資本主義體系的歸屬感。這樣的世代自然傾向支持那些承諾改革、甚至推翻現行制度的政治人物。曼德尼擴大社會住宅、保障房租凍漲與免費公共交通的構想,直接回應了年輕選民的焦慮。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選舉中,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與新移民社群,成為曼德尼最堅實的支持者。民調顯示,年輕女性是美國選民中政治立場最偏左的群體。她們普遍關心性別平權、環保與社會正義議題,對傳統建制派政治人物的信任度極低。科莫因性騷擾醜聞而形象受損,更讓許多女性選民轉而支持這位看起來誠懇且年輕的新面孔。

新的住房政策會不會影響紐約地產的房價?

如果租金上漲被限制,對房東或是開發商而言其物業收益前景可能被壓縮。這可能減少投資者對住宅房地產的興趣,從而對房價產生向下的壓力。若大量新房屋供應投入市場,尤其又以政府國宅為主時,對開發商可能形成競爭,下拉房價或租金。若開發商預期政策環境變得較為嚴苛、不利於利潤,就可能將風險計入價格中,開發成本上升或開發意願下降,這可能減少高級房產上漲動能。

富豪與右派為何憎恨曼德尼

曼德尼還沒有就任,已經成為右派的箭靶,對華爾街與富裕階層來說,他當選是噩耗。他的政策核心是「再分配」,向富人加稅,增加政府支出,擴大社會福利。據估計,他提出的稅制改革將使紐約市最高邊際稅率達到百分之五十四,成為全美最高。這對長期享受減稅與資本優勢的富豪來說,幾乎等同於宣戰。

金融界與地產業更將他視為威脅。凍結租金、限制房東漲價、推動市政營運的平價雜貨店與公共住房,都可能削弱市場利潤。房地產開發商擔心收益受壓、項目停滯;投資銀行則憂慮市場信心動搖。一些右派認為曼德尼會把紐約變成另一個舊金山,暗示犯罪、非法移民與無家可歸的街友將使紐約陷入混亂。

對於川普這樣的保守派領袖來說,曼德尼不僅在政策上與他對立,更代表了一個與他完全相反的美國。川普象徵著成功白人男性、企業家、地產富豪與民族主義,而曼德尼是穆斯林、移民之子、進步派、反建制者。川普曾在競選集會中批評他會讓紐約變成委內瑞拉,並揚言若他當選將削減聯邦資金。對右派而言,曼德尼不僅是一個政敵,更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威脅。

紐約為全球金融中心,其高端房市受國際資本支撐。外資買家與高淨值人士追求的並非單只是租金報酬,而是持有黃金地段的身份象徵與資產保值。高端住宅的價格可能仍保持韌性,真正會受到衝擊的,可能為中低端租賃與民生型物業市場。整體而言,曼德尼的政策不太可能立即引發房價崩跌,但房市的上漲空間卻有可能放緩。

曼德尼未來能否落實他的政策仍取決於他能否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若政策能提高可負擔居住品質,而不摧毀房地產市場的信心,那麼嶄新的紐約市將成為「進步治理」的成功範例。對共和黨而言,這次輸掉紐約市長選舉,而且輸得很難難,無疑是一個警鐘。當年輕人與城市選民普遍認為保守右派無法解決住房與生活負擔等問題時,就會把選票投給進步派,那麼更多的左膠青年將會出現在全美各地。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