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會新推機構專屬網站,打造企業上鏈指引平台
以太坊基金會 (Ethereum Foundation, EF) 於 10/29 宣布推出全新「Ethereum for Institutions」官方網站,專為企業、金融機構與產業領袖設計。該網站由 EF 旗下的「Enterprise Acceleration」團隊開發,目的是為想要導入以太坊技術的公司提供明確路徑,同時展示以太坊生態系如何成為全球新金融體系的核心。
建立明確路徑,讓機構容易上鏈加速轉型
EF 指出,企業在導入區塊鏈技術時,最需要的就是明確指引。這次推出的新網站,就是要幫助企業理解以太坊的基礎架構與應用方式。網站內容包含:
-
企業如何採用以太坊技術的具體指引。
-
全球生態系中各種創新與案例展示。
透過這些內容,企業能了解以太坊如何應用在穩定幣、RWA、以及 DeFi 等領域,協助傳統機構加速「上鏈」轉型。
十年穩定運行外加百萬驗證者,以太坊成金融基石
EF 表示,以太坊至今運作超過十年,擁有超過 110 萬名驗證者,展現出強大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目前包括貝萊德、Visa、eToro、Coinbase 等主流金融企業,都在以太坊上推出鏈上金融產品。
這些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數十億美元,交易量則以「兆」為單位,顯示以太坊已是全球金融價值「上鏈」的主要平台。
隱私技術進化:ZK、FHE、TEE 成關鍵支撐
EF 指出對企業來說,「隱私」是上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以太坊正在推進所謂的 「公鏈上的隱私運算」,並利用三大核心技術:
-
零知識證明 (ZK):讓交易能被驗證卻不洩漏細節。
-
全同態加密 (FHE):讓加密資料也能被運算。
-
可信執行環境 (TEE):確保商業邏輯不被外洩。
這些技術讓企業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也能維持鏈上開放性與可組合性。目前像 Chainlink、Railgun、Aztec Network、Zama 等團隊,都在打造可稽核又中立的隱私模組,協助企業部署實際應用。
Layer 2 擴容生態,要為全球級應用鋪路
EF 表示,目前以太坊第二層 (L2) 網路的總鎖倉價值已突破 500 億美元,提供更便宜、更高速的交易環境,讓全球機構級應用能在以太坊上順利執行。
其中,Linea、Starknet、Base、Inco、Unichain、Scroll 等團隊正以 Rollup 技術打造專屬執行環境;Arbitrum、Optimism、Polygon、zkSync 等 L2 擴容方案也推出開發框架,讓企業能在「幾週內」建立自己的 L2 鏈,從過去需要數年縮短到不到一個月,大幅提高可擴展性與效率。
以太坊成傳統金融主力平台,RWA 與穩定幣領銜上鏈潮
EF 指出,目前全球超過 75% 的 RWA、以及 60% 以上的穩定幣供應量都建立在以太坊上。 主要穩定幣發行方包括 Tether、Circle、Ethena Labs、Sky、PayPal、First Digital,推動金融市場能完成 24 小時不間斷結算。
同時,大型機構業者如貝萊德、Securitize、FTDA、Ondo Finance、Centrifuge、Maple Finance、MidasRWA,正把國庫券、信用商品與債券代幣化,讓資本市場變得更流動透明。
DeFi 與質押生態池持續壯大,以太坊穩坐鏈上金融核心
DeFi 領域方面,以太坊仍是核心樞紐,占全球 67% 的 DeFi 鎖倉量。代表平台包括 Uniswap、Curve、1inch、Balancer、Aave、Compound、Maple、Pendle、Synthetix 等,建立出模組化的 DeFi 貨幣樂高 (Money Legos),支持借貸、收益與衍生品等功能。
(註:貨幣樂高 Money Legos,指的是可組合的金融積木,每個模組都有不同功能,如借貸、存款或資產管理,能互相拼接形成一體化的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因此被稱為貨幣樂高。)
此外,質押與再質押也是機構參與的關鍵,目前包括 EtherFi、EigenLayer、Lido、Liquid Collective、RocketPool、StakeWise、Symbiotic 等專案,共同推動全球參與者維護網路安全,也讓機構資金能直接參與以太坊的運作核心。
(從摩根大通到以太坊:鏈上「可控隱私」如何改變區塊鏈及金融遊戲規則?)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