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擬修法納管穩定幣!將比照外匯交易進行監管
穩定幣(Stablecoins)已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的基石之一,其價值與法幣掛鉤的特性,使其在高度波動的數位資產世界中,扮演著價值錨定與資金避險的關鍵角色。然而,隨著使用量增加,穩定幣也面臨日益增長的金融風險與監管壓力。為此,南韓政府決定祭出新一波監管行動:透過修訂《外匯交易法》,將穩定幣正式納入現行法律體系中進行監督管理。
穩定幣將被視為「支付手段」
據韓聯社,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議員 Park Seong-hoon 即將在國會提出《外匯交易法》修正案。該提案的核心在於,將穩定幣在法律上重新定義為「支付手段」,與現有的法定貨幣如紙鈔、硬幣等具備同等法律地位。
這項修正案的主要重點包括:
-
法律認定:穩定幣將被正式定義為《外匯交易法》第3條第1項中的「支付手段」;
-
監管等同:穩定幣未來將適用與現有貨幣相同的法律規範;
-
彌補漏洞:新法案將填補現行法律在數位資產管理上的灰色地帶。
為何南韓急於納管穩定幣?
韓國此番推進穩定幣監管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出於對金融安全與消費者權益的雙重關切。隨著越來越多用戶和機構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交易與資金移轉,相關的風險與監管缺口也日益明顯。
此次立法背後的四大核心動機包括:
-
打擊非法活動:防範穩定幣成為洗錢與地下金融的工具;
-
防堵逃稅漏洞:藉由監管,減少加密資產成為逃漏稅的管道;
-
法律明確化:解決現有法律對穩定幣定義模糊的問題;
-
維護金融穩定:將穩定幣納入正規體系,降低系統性風險。
新規將改變市場生態?
此法案一旦通過,對於穩定幣的使用者與發行方都將帶來明顯影響。對一般用戶而言,這意味著交易的合法性與安全性將大幅提升;而對穩定幣發行商與加密企業來說,則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合規壓力與營運成本。
潛在好處:
-
建立信任:提升用戶與機構對穩定幣的信心;
-
消費者保護:若交易出現糾紛,將有法律可循;
-
與金融體系接軌:有助於穩定幣納入正規金融體系中運作。
潛在挑戰:
-
合規成本提高:業者需投入資源因應新監管;
-
創新受限風險:過度監管恐抑制新創企業的活力;
-
市場結構變化:法規可能改變穩定幣的市場流動性與競爭格局。
因此,如何在穩定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監管政策推進時的重要課題。
與歐盟、美國監管路線有何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並非唯一進行穩定幣監管的國家。歐盟已通過《加密資產市場法》(MiCA),其中對穩定幣的規範尤為詳細;美國方面也有多項法案正在討論中,針對穩定幣發行商與相關資本要求提出規範。
不同於另起爐灶的立法策略,南韓選擇將穩定幣納入既有的《外匯交易法》架構中,利用現行法律工具處理新興資產問題,展現出務實且效率導向的監管思維。
這種做法不僅提升監管速度,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一種可參考的範式,特別是對那些已有成熟外匯與金融法規架構的經濟體而言。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