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新推加密平台 Digital Asset Haven,預計 2025 Q4 以 SaaS 形式上線
IBM 於 10/27 宣布推出全新平台 「IBM Digital Asset Haven」,專為金融機構與受監管企業打造,目標是讓這些大型機構能在符合主權、安全與合規要求的前提下,可跨多鏈安全管理數位資產。
傳統機構轉向鏈上,整合與安全成最大痛點
IBM 指出,隨著代幣化資產與穩定幣應用普及,全球金融正加速轉向區塊鏈系統。但多數傳統機構面臨多重挑戰:
-
系統分散、難以整合企業內部流程
-
資安成熟度不足
-
各國監管複雜、合規壓力大
-
缺乏具規模與信譽的長期技術夥伴
Digital Asset Haven 因此被設計成「整合式營運中樞」,讓機構能統一掌控各鏈資產、銜接內部業務流程,並建立長期可延展的營運韌性。
預計 2025 Q4 上線,採 SaaS 整合多鏈與支付功能
對此,IBM 新推的 Digital Asset Haven,是專為美國企業與政府機構設計,該平台預計在 2025 Q4 以軟體即服務「SaaS」形式上線。主要核心是讓機構用戶在同一個系統中,安全地管理、支付與結算各類數位資產。同時可跨 40 條公鏈,並能直接存取 DeFi 協議上的收益來源。
該平台是 IBM 與加密錢包供應商 Dfns 合作打造的,並搭配 IBM 既有的安全架構,確保整體操作符合金融資安標準,是一個整合多鏈與安全模組的「系統型平台」。
Digital Asset Haven 平台核心特色
IBM 發布公告的同時,也額外釋出新平台的核心特色與功能:
- 大規模錢包建立與嵌入式應用:平台可透過 API 與 SDK 自動生成數位錢包,並可嵌入應用程式中。支援多鏈操作與代幣標準索引,讓機構能快速部署並大規模營運。
- 自動化、政策導向的交易流程:內建自動化交易與簽章路由功能,能根據政策規則執行交易或智能合約,並提供交易全程可視化,確保流程透明與可稽核。
- 與企業內部流程對齊的治理系統:可設定角色、權限與審批層級,讓錢包操作與交易簽核能符合機構內部的決策鏈與風控政策。
- 整合第三方數位資產服務:身分驗證、反洗錢、收益生成,同時可透過開放 API 直接連結核心銀行、財富管理與支付系統,減少廠商整合的繁雜度。
彈性的加密金鑰管理模式
IBM 提供三層金鑰管理選項,依資產價值與合規需求選擇:
-
多方運算 (MPC):分散簽章、避免單點故障。
-
硬體安全模組 (HSM):以硬體層保護私鑰。
-
離線簽署協調器 (OSO):用於冷錢包操作,確保高價值資產完全離線簽署,企業可依「熱、溫、冷」層級自由組合,兼顧靈活性與監管要求。
祭出保密運算技術,金鑰與交易簽署全程硬體隔離
IBM 強調,安全是平台核心。透過自家的保密運算 (Confidential Computing) 技術,結合 Secure Execution for Linux (SEL) 與 Hyper Protect Virtual Servers (HPVS),讓金鑰生成、交易簽署與權限控制等敏感程序都在硬體隔離環境中運行,即使是系統管理員也無法存取或篡改。
這種「硬體層防護」確保關鍵操作不受干擾,特別適合需要嚴格保密與完整性要求的監管行業 (如銀行、證券、保險等)。
(註:SEL 意指 Linux 安全執行環境,是讓應用程式或虛擬機在執行時,能與作業系統、雲端服務供應商,甚至系統管理員完全隔離。HPVS 意指超防護虛擬伺服器,讓企業在雲端運行應用時,程式碼與資料都在加密狀態下執行。)
(歐洲委員會探索 DeFi 監管新模式,IBM Promontory 提出數據對比與風險導向解方)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