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時期沉寂十四年的早期比特幣錢包忽然甦醒、轉出 4000 枚比特幣
一個可追溯至中本聰年代所創造的比特幣錢包,在長達十四年的沉睡後忽然甦醒,出現轉帳交易,根據鏈上資料顯示,該地址於 2009 年四月至六月間共挖出約四千枚比特幣 (BTC),之後一路沈睡,沒有任何交易活動。本週這個錢包忽然醒過來,首度進行第一筆轉帳交易,移動了其中一部分的比特幣。這是從 2011 年六月以來,該錢包首次出現交易紀錄,比特幣創世紀年代的錢包復活,對投資人來說是喜訊還是紅色警戒?
中本聰創世紀年代的比特幣錢包忽然復活
當這些比特幣在當年首度活躍時,其總價值僅約為六萬多美元,如今價值已相當於逾千萬美元。根據鏈上分析,礦工於2011 年將挖出的比特幣整合至單一錢包地址,之後便長期沒有動靜。來自中本聰時期的錢包轉帳極為罕見,據研究機構 Glassnode 統計,每年僅有極少數在 2011 年以前建立的地址出現資金移動。由於這些比特幣是在創辦人中本聰仍活躍於網路社群時期所開採,這類舉動往往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早期錢包的重新啟動常可能帶動短期市場波動。部分交易員將此解讀為早期持有者可能準備拋售,引發對潛在賣壓的憂慮。然而,也有些觀察認為多數情況顯示這些轉帳主要出於安全、遺產規劃或技術更新等目的,而非清算行為。

專家認為非拋售、投資人勿恐慌
這次轉移的比特幣數量僅占比特幣每日交易量的極小比例,對整體市場的實質影響有限。專家指出,除非這些資金後續被轉入交易所地址,否則無法視為拋售訊號。回顧過去幾次類似事件,2021 年與2023 年的早期錢包甦醒的交易活動最終都與個人資產重組有關,從未導致價格長期下跌。
對投資人而言,除非這批比特幣進入交易所並形成大幅拋售壓力,否則對市場的影響力主要是心理層面。這次十四年前的錢包再度啟動,象徵比特幣的年代正式來臨、早期礦工時期所遺留的潛在財富價值又造就了另外一個或是數個千萬富豪,而非即將到來的市場轉折訊息。錢包復活發生的時間點備受關注。比特幣目前的價格徘徊在十一萬美元附近,先前從十二萬多美元的高點回落後,市場正處於盤整階段。此前爆發的大規模槓桿清算事件使市場情緒依舊脆弱,因此任何來自早期持幣者的動向都可能引發心理層面的波動。
錢包忽然復活的時間點頗耐人尋味,每當中本聰時期早年的錢包忽然有了活動,市場都會本能地緊張: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將會產生大幅度恐慌拋售?是否象徵著投資人信念動搖?然而,多數情況證明,這些舊地址並未將資金轉入交易所,而是單純移往更現代的儲存環境。那是一種「整理歷史遺產」的動作,而非拋售信仰的跡象。比特幣近期自高點回落,市場仍在消化槓桿清算帶來的後遺症。投資人心態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引發市場動盪,這時戒急用忍也許是比較好的應對方式。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