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支 Solana 現貨 ETF 獲批通過即將掛牌、美國 SEC 關門審核進度落後

DW
分享
香港首支 Solana 現貨 ETF 獲批通過即將掛牌、美國 SEC 關門審核進度落後

香港證券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正式批准首支 Solana(SOL)的現貨 ETF,於此同時,美國的 Solana ETF 卻受到美國政府關門連累,SEC 人手不夠審核案件,導致多項 Solana ETF 審核進度落後。以下為綜合編譯報導。

香港首支 Solana 現貨 ETF 獲批即將掛牌

此項名為 The ChinaAMC Solana ETF 的產品,將於十月二十七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買賣,該基金設有三種貨幣流通交易方式,投資人可使用港元、人民幣或美元進行交易。根據說明,該 ETF 基金將直接持有 Solana 現貨,以追蹤該資產價格變動為主要目標,意味著香港投資人不再需要自行開設加密錢包或面對代幣存取風險,就能透過傳統交易帳戶投資 Solana。今年四月時香港批准首批比特幣及以太幣現貨 ETF 之後,香港監管機構再度擴展加密貨幣投資產品的範圍。過去半年,這兩檔現貨 ETF 已為市場帶來明顯的交易。如今 Solana ETF 的批准,象徵香港正在逐步開放更多加密資產投資觸角。

美國的 Solana  ETF 審核落後

香港的 Solana ETF 即將掛牌,與此同時,美國 Solana 現貨 ETF 的審核仍陷入停滯,美國政府因預算僵局導致部分公部門關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僅以最少人手維持運作,原訂在十月審核通過的多項加密 ETF 申請被迫延後。使得香港領先美國開放 Solana ETF。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香港此次批准 Solana ETF 顯示欲積極成為「區域數位資產投資大城市」企圖。香港政府早前已明確表示,將以審慎監管的方式支持加密金融創新。透過 ETF 讓投資人能以合規的途徑參與快速成長的區塊鏈市場。

然而,華爾街投顧對 Solana ETF 的資金流入預期相對保守。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與比特幣與以太幣 ETF 相比,Solana ETF 的首年資金流入可能僅約十五億美元。分析認為這與投資者對 Solana 的熟悉程度、以及市場對非主流加密資產的興趣有所下降有關。相較於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地位,或以太坊作為智慧合約平台的主導地位,Solana 雖具備高速交易與低成本優勢,但其生態仍在發展中,未能形成穩定的機構投資需求。

即便如此,香港率先推出 Solana ETF 仍被視為一項關鍵戰略舉措,不僅能鞏固香港在亞洲金融市場的領先地位,也有望吸引更多區域資金進入當地交易市場。由於 ETF 採取多幣種掛牌機制,港元、人民幣與美元投資者皆可輕鬆參與,這有助於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與市場流通性。

不過,市場觀察人士也提醒投資者,Solana ETF 雖具創新意義,但短期內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若資金流入不足,ETF 可能出現流動性不佳與價格偏離淨值的情況。其次,全球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仍可能影響加密資產價格波動。再者,隨著其他市場陸續推出不同區塊鏈的 ETF 產品,Solana 的市場熱度或將面臨分散風險。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