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上幣即暴漲」!韓國將推動虛擬資產上架規範改革:由法律強化透明與投資者保護

韓國金融委員會(簡稱金融委)計劃對虛擬資產交易所的上架審查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將現行的自律規範轉為公權介入。這項措施的核心目的是強化交易透明度,並進一步保護投資者權益。
金融委員長李奕遠(이억원)於 10 月 20 日在國會政務委員會的國政監察中表示,政府正積極推動涵蓋穩定幣、交易平台、整體市場及用戶保護的《虛擬資產 2.0 階段法案》(簡稱「2階段法案」)。
他指出,隨著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國家紛紛建立虛擬資產制度,韓國也應加快制定自己的監管框架。
上架規則將標準化,納入強制公示機制
根據金融委計畫,未來虛擬資產交易所將被強制制定包括上架與下架標準、交易暫停與恢復的具體條件,以及資訊公開等相關規定。這項制度改革的背景是為了解決過去因審查鬆散導致的「上架即暴漲」現象。
早在今年 5 月,金融委就發布了《交易支援模範案例》修訂案,要求交易所必須在開始交易前確保一定的流通量,並在開盤初期限制市價單的下單方式,以避免極端價格波動。據悉,這些規範將被納入即將推出的 2 階段法案之中。
法規名稱與定義也將同步升級
在即將到來的修法中,官方用語也將有所變動。目前法律上稱為「虛擬資產」的用語將改為「數位資產」,並補充加入「分散式帳本」的定義,以強化法律上的精確性與技術涵蓋範圍。
同時,法案也將更細化地定義各類虛擬資產業者,包括交易所、經紀商(買賣業者)、保管業者等,並新增禁止內線交易等基本業務行為規範。
穩定幣監管將另立專章,設立「發行人許可制」
對於備受關注的穩定幣(Stablecoin),金融委也將於年內公布相關規範。李奕遠指出,由於穩定幣制度尚處於設計初期,將與相關部門密切協調,確保建立嚴謹的安全機制,目前已進入最後調整階段。
預計改革方向包括:引入「穩定幣發行人許可制度」,要求發行方必須以存款、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作為準備金,且持有比例需達 100% 以上;同時,將規定用戶擁有贖回權,並參考Tether、Circle等海外穩定幣的監管體系,建立本地化版本的管理框架。
大型交易所壟斷問題也納入討論
除了法規層面,金融委也關注目前由 Upbit 與 Bithumb 主導的韓國「韓元市場」交易所出現的壟斷現象。對此,金融委正與公平交易委員會共同展開研究調查。
金融委相關人士透露,自今年 6 月起已啟動研究計畫,主題涵蓋國內外市場監管現況、現行法規對市場競爭的影響,以及如何促進市場競爭等。該項研究預計在今年 12 月完成,之後將與公平會討論具體改革方案,並反映於未來制度改善中。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