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直指四因素,ETH 成長空間更勝 BTC

近幾週,以太坊的表現優於比特幣,摩根大通分析師將此歸因於四個主要因素,包括預期的現貨以太坊 ETF 質押批准、以太坊儲備公司興起、SEC 工作人員澄清流動性質押代幣非證券,以及實物 ETF 贖回提高效率和流動性。摩根大通認為,與比特幣相比,以太坊在 ETF 和企業資金採用方面都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ETH 仍有進一步流入的空間。
預期的現貨以太坊 ETF 質押批准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七月份以太坊 ETF 的流入量創下 54 億美元的紀錄,與當月比特幣 ETF 的流入量持平。儘管現貨比特幣 ETF 自八月以來出現了小幅流出,但現貨以太坊 ETF 仍在持續吸引資金。
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在七月中透過 Nasdaq 向美國證交會 (SEC) 提交申請,盼能在旗下以太坊現貨 ETF (ETHA) 中加入質押功能。市場預期 SEC 將會批准,這將允許資產管理公司為投資者創造質押收益。
以太坊儲備公司興起
不少上市公司已開始增持以太坊做為其儲備資產,摩根大通的報告指出,約有 10 家上市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 ETH,佔目前 ETH 流通供應量的 2.3%。分析師表示,其中一些公司預計將運行驗證器以賺取被動質押收入,而另一些公司則可能透過流動性質押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策略追求收益。
不過,根據 strategicethreserve 的資料,有高達 70 家的上市公司和機構持有 ETH,佔目前 ETH 流通供應量的 5.26%。其中最知名的為 Tom Lee 領軍的比特幣礦商 BitMine和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e Lubin 領導的美國線上遊戲公司 SharpLink。
(幣圈與華爾街同台競演,以太坊界的微策略是SharpLink還是BitMine?)
SEC 工作人員澄清:流動性質押代幣非證券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工作人員近日做出說明,暗示流動性質押代幣可能不被視為證券。分析師表示,這緩解了機構的擔憂,儘管這些聲明尚未被編入法律。
實物 ETF 贖回提高效率和流動性
SEC 於 7/29 宣布,正式批准比特幣 (BTC) 與以太幣 (ETH) 等加密 ETF 可進行「實物申購與贖回機制」(In-kind creations and redemptions),不再僅限於用現金結算。
(美 SEC 批准加密 ETF 實物贖回機制,比特幣與以太幣 ETF 淨流入創新高)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這將提高這些 ETF 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市場流動性,並減輕投資者大規模撤資時的清算需求。
ETH 比 BTC 擁有更大成長空間
摩根大通認為,與比特幣相比,以太坊在 ETF 和企業資金採用方面都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目前,企業和機構持有的 ETH 數量落後於 BTC,如果採用趨勢持續下去,ETH 仍有進一步流入的空間。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