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非核家園喊卡!8/23 重啟公投決定核三廠命運,半導體產業用電如何解決

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電廠才剛關閉不到一週,政府又於 8/23 針對是否重啟來舉行全國公投。巧合的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才於 5/25 受訪時強調台灣絕對要投資核能,指出能源不該被污名化。而作為全球半導體關鍵要角的台灣,面對台灣電力吃緊、半導體產業用電暴增與中國軍事威脅下,要如何規劃未來的能源路線,已成關鍵議題。
8/23 全國公投,決定是否讓核三廠重啟
根據中選會 5/23 公告,將於 8/23 舉辦全國公投,主題為:
「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核三廠於 5/17 正式關閉,如今隔不到一週,就有可能因為公投再度恢復運作。
黃仁勳呼籲必須投資核能,能源不該被污名化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在仲安科技主辦的洞察 AI 趨勢峰會中,明確表示未來十年 AI 產業的最大挑戰是能源問題,更強調:
「台灣絕對必須投資核能,能源不該被污名化。」
又在與 TVBS 的專訪中再次強調,台灣政府需要提供更多能源。他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需要大量電力,這些在地電力也確實轉換為在地經濟產值與 GDP。而這一切都需要「能源」來支持 AI 基礎設施運作。
反核將轉親核,台灣是否有機會重啟核電
據了解,這項公投由主張在安全把關下應保留核能做為備援能源的立法院在野黨推動,這與目前執政黨提出的「2025 非核家園」政策相互牴觸。
而根據目前情勢,假設這次公投通過,台灣的能源政策有可能全面翻盤,回頭擁抱核電。
台灣曾反對核四重啟,如今地緣情勢影響、狀況有變
台灣於 2021 年也曾辦過核四公投,結果以些微差距否決重啟計畫。但隨著近年全球能源價格上漲、用電量飆升,加上台積電等晶圓大廠持續擴廠,讓社會對能源穩定的關注遠高於過去,對於核能的「安全疑慮」也開始動搖。
不只是經濟層面,軍事風險也是重要考量。隨著中國不斷進行對台軍演,大家也越來越擔心:
「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台灣的電夠不夠用?靠天然氣與進口能源撐得住嗎?」
這些現實問題,也讓不少原本反對核能的人,開始重新思考核電必要性。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