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upupuisland|「平方投票法」如何在區塊鏈社群,為民主制度找出下一步?

ABMedia
分享
pupupupuisland|「平方投票法」如何在區塊鏈社群,為民主制度找出下一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pupupupuisland,言論不代表鏈新聞立場)

現在的民主制度已經是最佳解答了嗎?

除了投下廢票,我們是否可以有效的讓出公民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如何避免極端化或多數暴力的投票結果?

什麼樣的投票機制,才凸顯出每個人的意見強度?

一起用簡單的圖文,來認識「平方投票法 Quadratic voting」吧!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真的是民主制度唯一最佳解嗎?

我們從小學的選班長、中學選園遊會賣的東西、大學選社團幹部,到長大後的總統選舉,都用著「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模式。不論是在課本上或現實生活中,這種「簡單多數決」奠定了我們對「民主」的認識,甚至認為這已經是唯一的最佳解答了。

然而,這樣的民主制度雖然淺顯易懂,但卻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例如:公民被迫對某些不關注也不了解的社會議題,投下自己也不清楚後果的一票;在特定專業領域中,一大群無知民眾的選票卻可以蓋過少部分專家的判斷或意見;出現兩種以上的選項時,人們可能會放棄自己真正最偏好的選項,而去選擇稍微不那麼討厭、但最可能當選的選項。

這樣種制度雖然達到了最「簡單、暴力」的公平,卻也時常出現投票結果無法貼近真實民意的情況,更難反應出每個人對不同議題的在乎程度,因而難以發揮到最大的社會公共利益。

可以拆分的公民權|從「一個公民=一票」變成「一個公民=100點」

2018年,微軟首席研究員 Glen WeylEric Posner 在合著的《激進市場》書中,提出了「平方投票法 Quadratic voting」。它的概念是先透過分配投票來表達偏好,再以平方計算增加額外票的成本,以解決「多數暴力」的問題。

也就是讓每個公民都先得到一樣的點數,這個點數可以在投票時兌換成真正的選票。但在同一場投票中,要兌換使用更多票時,就必須花上平方倍的成本,例如:一票只須用1點兌換、兩票要用4點兌換、三票用9點兌換。

投票者可以選擇對關注的議題表態、加強權力,或對不在乎的議題沈默、讓出權力,也可以自由分配權力的使用;但當他對一個議題要動用大量的權力、表達強烈的意見時,同時也需要付出更多的「邊際成本」。

可以自由分配的公民權|從「二元」選擇變成「多元」選擇

首先,每個公民都擁有一樣的公民權、一樣都是平等的,因此都會被分配到 100 點。假設投票人未來一年會遇到四場投票,分別是:里長選舉、總統選舉、環保議題公投、國家經濟政策公投。

他可以依照自己對每個議題的了解程度、在乎程度,分配不同的點數使用比例,例如他可能已經搬離了戶籍地,對里長可能不會那麼在乎與了解,希望讓真正住在當地、關心鄉里發展的里民們決定,因此只使用1點投下1票選里長;相較之下,他對政黨或總統選局更加關注,因此用了 25 點投下 5 票。在公共議題上,他可能對環保議題的研究比較淺,因此只用了 16 點,投下 4 票;但國家經濟政策會影響到他的工作及未來發展,因此決定花上將近一半的 49 點,投下 7 票。

《經濟學人》的「A SQUARE VOTE」網站中,可以實際模擬以上的範例,圖像化的能夠更幫助理解。訪客用戶可以針對10種議題自由分配100點,投好票後,頁尾會自動統計每個議題使用的票數與分配比例。

「 A SQUARE VOTE」by The Economist

避免極化的公民權|為什麼不直接「加總」,而是要「平方根」呢?

經過「平方根」換算後,他就是對四場投票分別使用了:里長 1 票(使用 1 點)、總統 5 票(使用 25 點)、環保議題 4 票(使用 16 點)、國家經濟政策 7 票(使用 49 點)。

在國家經濟政策中,他所花費的 49 點影響力,並不會直接等同於 49 個人的 1 點,而是 49 平方根「減弱」後的 7 票結果。也就是說,當某個人想要在一場投票中,發出更強烈的意見時,就要花費平方倍的成本。當它應用在較小眾的社會議題時,那些真正關心的熱血少數才得以用選票抗衡冷淡的多數,同時又能避免一次大量灌票的極端結果。

「用越多,每單位成本越高」的概念,其實也早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台電的「用電級距算法」:總用電量越高,每一度電的費用就越貴。

這套制度不但能讓公民更客制化的表達意見、更自由的分配權力,也能幫助我們集中時間及精力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議題;當大眾對不同議題的關注程度能更具體展現時,自然也會更願意參與公共事務,進而更謹慎使用自己的權力。

為何「平方投票法」更應該從「區塊鏈社群」開始實驗?

平方投票法在理論上,似乎真的能優化目前的民主制度,但實際上仍缺乏了足夠多實際應用的研究結果。

如果我們直接冒然改變現實生活的投票規則,可能又會遇到許多的前提限制,例如,要先找到一群有興趣參與公共事務的人、這場投票的結果會有實質的影響、或是群體間要有足夠的共同利益關係、成員彼此需要有某種共識但同時又關注不同的議題、從投票到結果執行要花上大量的時間及成本。

因此,相較於現實生活中的政治或公共事務,區塊鏈社群的以下特點,或許更適合作為一種「小型社會」的實驗範本:

1.共同利益:大部分社群成員,其實都是基於某種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的,例如都持有某種貨幣或NFT,因此會更在乎群體未來的發展,而非個人利益

2.主動聚集的群體:社群成員是自己主動選擇加入,群體中,在乎公共事務的人的比例會更高

3.高效率執行、低成本:透過智能合約,可以在一些投票中自動執行社群成員的投票的結果,能大幅度減少行政流程的時間及成本

4.資料透明且不可篡改:在鏈上進行的投票,過程及結果都可以是公開透明的,能避免黑箱作業或竄改

5.匿名投票:參與者僅需使用匿名的「錢包地址」,即可進行身份驗證來參與投票

目前在區塊鏈社群中,雖然已經有一些類似的投票工具,但使用者的比例依然偏低,普遍大眾也對這個概念較陌生。在教育、產品、市場上,應該都還有很大的進步與成長空間。

我們的生活與科技正在快速發展,民主制度卻停滯不前?

雖然大多的新聞媒體,對區塊鏈的關注都僅限在幣價漲跌、元宇宙、龐氏騙局,或是一張價值幾千萬的 JPG。但同時,它也默默的在政治領域中,發揮了實質影響力,例如有人透過 NFT 的方式,籌措街頭抗爭的物資資金;有人為被非法拘捕的政治犯,用虛擬貨幣募款律師費;有人把政府過去隱匿的黑歷史,紀錄在永存的區塊鏈網路上;又或是像最知名的烏克蘭反戰捐款。

二十年前,人們只能從報紙或電視上看新聞,如果不滿也只能在客廳大罵著,或是得大費周章的跑去街頭遊行抗議;現在,我們卻可以輕鬆的拿起手機,在社群平台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表達對政府的不滿,直接在留言區聚集更多有共識的人。這些現在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運作模式,在二十年前可能都還是無法想像的事情;那麼,二十年後又會出現哪些我們現在尚未想像到的政治參與方式呢?

2019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眾議院已開始使用平方投票法,來表決接下來兩年預算案的優先順序。同年,台灣的總統盃黑客松,則是開始運用平方投票法進行提案票選。

當這種民主模式,逐漸在特定領域被驗證出效果後,未來也會開始擴散到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例如社團、學生組織、工會、非營利組織、股東議會等等,最後再進入更大型的社會與政治活動中。而我們目前可以做的,或許就是在區塊鏈社群的「虛擬社會」,開始推行與嘗試這樣的制度。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A SQUARE VOTE
Democracy Earth
Quadratic Voting in Blockchain Governance

Quadratic Payments: A Primer
公民叮Youtube《民主新選擇?平方投票法!》
區塊勢《平方投票法:票票不等值的公平投票》
商周專欄:「平方投票法」與「共有自評稅」
Kevin Lin《平方投票法 Quadratic Voting》
RadicalxChange 基金會
Gitcoin 開源軟體捐款平台
激進市場:戰勝不平等、經濟停滯與政治動盪的全新市場設計(第二章|激進的民主制度)